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领域驱动设计(DDD:Domain-Driven Design)

Eric Evans的“Domain-Driven Design领域驱动设计”简称DDD,Evans DDD是一套综合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本站Jdon.com是国内公开最早讨论DDD网站之一,可订阅DDD专题。初学者学习DDD可从研究本站Jdon框架的DDD应用源码开始,戳这里开始。 过去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都是分离的,正如我们国家“系统分析师” 和“系统设计师” 两种职称考试一样,这样割裂的结果导致,需求分析的结果无法直接进行设计编程,而能够进行编程运行的代码却扭曲需求,导致客户运行软件后才发现很多功能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且软件不能快速跟随需求变化。 DDD则打破了这种隔阂,提出了领域模型概念,统一了分析和设计编程,使得软件能够更灵活快速跟随需求变化。见下面DDD与传统CRUD或过程脚本或者面向数据表等在开发效率上比较: 服务器后端发展三个阶段: UI+DataBase的两层架构,这种面向数据库的架构(上图table module )没有灵活性。 UI+Service+DataBase的多层SOA架构,这种服务+表模型的架构易使服务变得囊肿,难于维护拓展,伸缩性能差,见这里讨论或Spring Web 应用的最大败笔. DDD+SOA的事件驱动的CQRS读写分离架构,应付复杂业务逻辑,以聚合模型替代数据表模型,以并发的事件驱动替代串联的消息驱动。真正实现以业务实体为核心的灵活拓展。 DDD革命性在于:领域模型准确反映了业务语言,而传统J2EE或Spring+Hibernate等事务性编程模型只关心数据,这些数据对象除了简单setter/getter方法外,没有任何业务方法,被比喻成失血模型,那么领域模型这种带有业务方法的充血模型到底好在哪里? 以比赛Match为案例,比赛有“开始”和“结束”等业务行为,但是传统经典的方式是将“开始”和“结束”行为放在比赛的服务Service中,而不是放在比赛对象本身之中。我们不能因为用了计算机,用了数据库,用了框架,业务模型反而被技术框架给绑架,就像人虽然是由母亲生的,但是人的吃喝拉撒母亲不能替代,更不能以母爱名义肢解人的正常职责行为,如果是这样,这个人就是被母爱绑架了。 提倡充血模型,实际就是让过去被肢解被黑crack的业务模型回归正常,当然这也会被一些先入为主或被洗过脑的程序员看成反而不正常,这更是极大可悲之处。看到领域模型代码,就看到业务需求,没有翻译没有转换,保证软件真正实现“拷贝不走样”。 DDD最大的好处是:接触到需求第一步就是考虑领域模型,而不是将其切割成数据和行为,然后数据用数据库实现,行为使用服务实现,最后造成需求的首肢分离。DDD让你首先考虑的是业务语言,而不是数据。重点不同导致编程世界观不同。 DDD是解决复杂中大型软件的一套行之有效方式,在国外已经成为主流。DDD认为很多原因造成软件的复杂性,我们不可能避免这些复杂性,能做的是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控制。而一个好的领域模型是控制复杂问题的关键。领域模型的价值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的语言,使得领域专家和软件技术人员联系在一起,沟通无歧义。 DDD在软件生产流程中定位i如下图,DDD落地实现离不开in-memory缓存、 CQRS、 DCI、 EDA或Event Source几大大相关领域。   DDD基础:面向对象专题   2012年Eric Evans关于技术如何影响DDD的会话   聚合与一致性和有界上下文   from:http://www.jdon.com/ddd.html

龙生   21 Jun 2018
View Details

领域模型,你真的理解的了吗?

背景 UML比较难学,主要是其本身很复杂并且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名词。领域模型就是其中之一,网络上搜索到关于领域模型的知识应该是有两种,一种是来源于最初的传统软件开发过程,一种来源于领域驱动设计(DDD),这两者很容易混淆。以下是我对领域模型这个概念的一些理解。 1. 领域模型是什么? 理论派观点: Domain Model是一个商业建模范畴概念,即使一个企业不开发软件,也具备其业务模型; 所有同行企业,其业务模型必定有非常大的共性和内在的规律性。 由行业内的各个企业的业务模型再向上抽象出整个行业的业务模型,这个模型称之为“领域模型”。 实战派观点: 领域模型是一个分析模型,帮助系统分析人员、用户认识现实业务的工具,描述的是业务中涉及到的实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它是需求分析的产物,与问题域相关。 是需求分析人员与用户交流的有力工具,是彼此交流的语言。 理论派 领域模型是一种特殊的业务模型,它分析范围是整个行业,抽象出行业里共性和内在规律性的业务,比业务模型更加抽象,它不属于软件开发范畴的概念,与软件开发无关。 实战派 领域模型是一种分析模型,在软件开发过程分析阶段用于分析如何满足系统功能性需求,属于软件开发范畴,在UML中主要使用类图来描述领域模型。 业务模型是业务建模的输出物,业务建模研究的对象是公司或者组织,业务建模属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软件开发过程: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接触到的领域模型属于实战派。 2. 领域模型作用 理论派 领域模型是一种特殊业务模型,作用都是: 帮助分析理解复杂业务领域问题。 行业内沟通、交流。 实战派 领域模型作用: 分析如何满足系统功能性需求。 指导项目后续的系统设计。 业务模型作用: 帮助系统需求人员理解客户公司业务,下一阶段做需求以业务模型为输入得到系统用例。 3. 领域模型与业务模型的区别 理论派 领域模型是一种特殊的业务模型,所以具备业务模型的所有特点,但是比业务模型更抽象、更通用。 实战派 产出阶段不同 业务模型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业务建模阶段产生,领域模型是在分析阶段产生。 作用不同 业务模型是系统需求人员理解客户公司业务的产物,下一阶段需求将以业务模型为输入得到系统需求。 领域模型是系统分析人员分析如何满足系统功能性需求的产物。下一阶段设计将以领域模型为输入。 “实战派”举例说明: 当接到项目,需要做一个酒店预订系统,首先进行业务建模,了解客户公司酒店管理的相关业务,这就会产出业务模型,此时业务模型里除了酒店预订这个业务环节还包括其他与酒店预订同层次的业务环节。 接下来将视线聚焦到酒店预订,改进已有流程得到酒店预订系统需求,即系统用例和需求规约。 接下来通过分析系统用例和需求规约,分析如何满足酒店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从而得到领域模型。 "理论派"和“实战派”的领域模型是两个范畴的东西,若没有分清肯定会引起理解混乱。 4. 另一种“领域模型” –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 还有一种“领域模型”,它出自于Eric Evans的“Domain-Driven Design”简称DDD,也就是“领域驱动设计”,DDD是一套综合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所以要明确区分这两种领域模型。失血模型、贫血模型、充血模型这类概念都属于DDD范畴的“领域模型”。 4.1 两种领域模型的区别 本文中“领域模型”都代表领域驱动设计中的领域模型。 1. 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同 正如前文所说的,领域模型是一个用于分析业务的分析模型,在实际项目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如何满足待开发系统业务功能需求。 而“领域模型”是综合分析与设计的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保证系统设计能满足项目多变的需求。 在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中,分析(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系统设计)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国家“系统分析师” 和“系统设计师” 两种职称,这种割裂的结果导致,“系统设计师”要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做系统设计后才能进行编码,这中间会存在信息上的丢失或失真,并且实际过程中业务需求会变(可能是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者对业务有更深的理解引起),就更容易引起系统设计与项目需求脱节。Eric Evans提出的DDD思想就是想解决这样问题。 2. 领域不同 领域模型是业务分析模型,分析的是系统功能性需求所出核心域的业务,软件系统只是实现业务的方式而非业务的一部分(提供IaaS服务的公司除外),不会考虑系统设计IT领域里问题。 “领域模型”是综合分析和设计的模型,涉及到系统设计,需要思考系统的边界,故该模型所分析设计的领域是综合了业务领域和IT领域。 以酒店预订系统为列,其业务描述如下 所有用户都可通过酒店订房管理系统查看酒店客房信息 用户如需预定需先注册成会员 以上涉及到两个对象:用户、会员。 若做业务分析,第一段描述中的“用户”可能就需要考虑,它可能是游客、咨询者的业务含义。 若要考虑系统设计,第一段描述中的“用户”可能就会忽略,即不在系统边界范围内。 3. 使用的阶段和岗位不同 领域模型是分析业务的分析模型,在实际项目中主要由系统分析师在分析阶段中使用。 DDD的“领域模型”是综合分析、设计的模型,在实际项目中横跨分析和设计两个阶段,岗位需要具备“系统分析师”和“系统设计师”的综合能力。 4. 包含的内容不同 领域模型主要内容: 业务实体 业务实体之间关系 “领域模型”主要内容: 业务实体 […]

龙生   21 Jun 2018
View Details

TFS 2015(Visual Studio Team Foundation Server)的下载和安装

微软现在所有Visual Studio相关的下载到www.visualstudio.com网站下载是非常方便的 下载地址: 下载ISO版本后,进行安装,由于10-20人的小团队,不需要SharePoint所以就安装【基本服务器】版本 点击下一步 勾选试用(请支持正版),点击下一步 由于本次主要数据库选择了阿里云的RDS,而阿里云的SQL Server只有2008 R2版本而且太贵,所以就选择安装一个Express版本 由于本次发布主要采用WebDeploy,而且以前也没使用过TFS的发布,不是很熟悉流程和原理,以后有时间再研究吧,暂时不勾选生产发布代理 选择下一步 下一步后检查配置 点击配置,然后开始安装了 安装的时候发现有在线下载SQL Server Express,难怪2015.2的安装包突然小了500多M,微软真是越来越与时俱进了啊 安装后默认端口是8080,因此需要在服务器上防火墙打开8080端口 由于本次服务是采用了域名进行访问并且使用了HTTPS,因此需要在配置中更改URL并到IIS中绑定相关域名 然后新建一个用户 新建一个项目集合 然后添加刚才的用户为管理员 这样,就可以在Visual Studio里面用刚才添加的用户连接到TFS服务器了   from:https://www.cnblogs.com/printhelloworld/p/5622186.html

龙生   21 Jun 2018
View Details

POI、NPOI中用SXSSFWorkbook工作簿写入大量数据

 

龙生   21 Jun 2018
View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