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 clone” 漏洞或可导致克隆过程中执行代码

近日,GitHub 官博披露了一个 “git clone” 命令的漏洞 CVE-2021-213,该漏洞可能导致特制的仓库在 git clone 过程中能够执行代码。 该漏洞源于 clean/smudge 过滤器(如Git LFS)中的延迟检查机制。 如果一个特别制作的版本库包含符号链接以及使用 clean/smudge 过滤器的文件,可能会导致在克隆到不区分大小写的文件系统(如 NTFS、HFS+ 或 APFS(即 Windows 和 macOS上 的默认文件系统))时执行刚检查出来的脚本。这个过程中,注意,clean/smudge 过滤器是必须的,而 Windows 默认配置了 Git LFS,因此更易受到攻击。2.15 到 2.30.1 的版本均会受到影响。 解决这个漏洞的最有效方法是升级到 2.30.2。如不能立即升级,也可以通过以下任何一种方式来降低风险: 通过运行 git config --global core.symlinks false 禁用 Git 中的符号链接支持。 禁用对进程过滤器的支持。(可以通过运行 git config --show-scope --get-regexp 'filter/\…*/\ process' 来查看系统是否配置了这些过滤器) 避免克隆不受信任的仓库。 GitHub 本身不容易受到这种攻击,因为其不会在服务器上存储已检查出的仓库副本,但 GitHub Pages 除外,尽管它没有使用任何 clean/smudge 过滤器。目前,该问题已在 3 月 9 日星期二发布的补丁中进行了修补。   from:https://www.oschina.net/news/132640/git-clone-vulnerability-cve-2021-213

龙生   11 Mar 2021
View Details

git修改之前某一个特定的commit

假如之前的某个提交的上一笔commit id是:928fc8a3686bf5fcf4527873e075703a9998c127

  然后在vi中修改pick为edit,wq保存退出,接着进行内容修改,git add后git commit --amend 最后git rebase --continue即可再次回到最新的头部 作者:一只特例独行de猪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96ed16586a86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龙生   10 Mar 2021
View Details

CBC模式和ECB模式解读

一 什么是CBC模式 CBC模式的全称是Cipher Block Chaining模式(密文分组链接模式),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密文分组像链条一样相互连接在一起。 在CBC模式中,首先将明文分组与前一个密文分组进行XOR运算,然后再进行加密。 CBC模式加解密过程如下:      我们来比较一下ECB模式与CBC模式的区别    ECB模式只进行了加密,而CBC模式则在加密之前进行了一次XOR。 二 初始化向量 当加密第一个明文分组时,由于不存在“前一个密文分组”,因此需要事先准备一个长度为一个分组的比特序列来代替“前一个密文分组”,这个比特序列称为初始化向量(Initialization Vector),通常缩写为IV,一般来说,每次加密时都会随机产生一个不同的比特序列来作为初始化向量。 三 CBC模式的特点 明文分组在加密之前一定会与“前一个密文分组”进行XOR运算,因此即使明文分组1和明文分组2的值是相等的,密文分组1和2的值也不一定是相等的。这样一来,ECB模式的缺陷在CBC模式中就不存在了。 加密过程:在CBC模式中,无法单独对一个中间的明文分组进行加密。例如,如果要生成密文分组3,则至少需要凑齐明文分组1、2、3才行。 解密过程:假设CBC模式加密的密文分组中有一个分组损坏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密文分组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则解密时最多只有2个分组受到数据损坏的影响。见下图:    假设CBC模式的密文分组中有一些比特缺失了,那么此时即便只缺失1比特,也会导致密文分组的长度发生变化,此后的分组发生错位,这样一来,缺失比特的位置之后的密文分组也就全部无法解密。见下图:    四 对CBC模式的攻击 假设主动攻击者的目的是通过修改密文来操纵解密后的明文。如果攻击者能够对初始化向量中的任意比特进行反转(将1变成0,将0变成1),则明文分组中相应的比特也会被反转。这是因为在CBC模式的解密过程中,第一个明文分组会和初始化向量进行XOR运算。见下图。    但是想对密文分组也进行同样的攻击就非常困难了。例如,如果攻击者将密文分组1中的某个比特进行反转,则明文分组2中相应比特也会被反转,然而这一比特的变化却对解密后的明文分组1中的多个比特造成了影响,也就是说,只让明文分1中所期望的特定比特发生变化是很困难的。 五 填充提示攻击 填充提示攻击是一种利用分组密码中填充部分来进行攻击的方法。在分组密码中,当明文长度不为分组长度的整数倍时,需要在最后一个分组中填充一些数据使其凑满一个分组长度。在填充提示攻击中,攻击者会反复发送一段密文,每次发送时都对填充数据进行少许改变。由于接收者(服务器)在无法正确解密时会返回一个错误消息,攻击者通过这一错误消息就可以获得一部分与明文相关的信息。这一攻击并不仅限于CBC模式,而是适用所有需要进行分组填充的模式。 2014年对SSL3.0 造成了重大影响POODLE攻击实际上就是一种填充示攻击。 六 对初始化向量(IV)进行攻击 初始化向量(IV)必须使用不可预测的随机数。然而在SSL/TLS的TLS1.0版本协议中,IV并没有使用不可预测的随机数,而是使用上一次CBC模式加密时的最后一个分组。为了防御攻击者对此进行攻击,TLS1.1以上的版本中改为了必须显示传送IV。 七 CBC模式应用 确保互联网安全的通信协议之一SSL/TLS,就是使用CBC模式来确保通信机密性的,如使用CBC模式三重DES的3DES_EDE_CBC以及CBC模式256比特AES的AES_256_CBC等。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cakincqm」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chengqiuming/article/details/82288851 from:https://www.cnblogs.com/wangle1001986/p/11468419.html

龙生   08 Mar 2021
View Details

PadLeft,PadRight用法

补位 string str = "100"; str.PadLeft(5,’0′) 输出:00100 str.PadRight(5, '0') 输出:10000   from:https://www.cnblogs.com/daviddong/p/5949794.html

龙生   08 Mar 2021
View Details

js对url进行编码和解码(三种方式区别)

*** 只有 0-9[a-Z] $ – _ . + ! * ' ( ) , 以及某些保留字,才能不经过编码直接用于 URL。 ***例如:搜索的中文关键字,复制网址之后再粘贴就会发现该URL已经被转码。 1、escape 和 unescape 原理:对除ASCII字母、数字、标点符号 @  *  _  +  –  .  / 以外的其他字符进行编码。 编码:escape('http://www.baidu.com?name=zhang@xiao@jie&order=1') 结果:"http%3A//www.baidu.com%3Fname%3Dzhang@xiao@jie%26order%3D1" escape('张') 结果:"%u5F20" 解码:unescape("http%3A//www.baidu.com%3Fname%3Dzhang@xiao@jie%26order%3D1") 结果:"http://www.baidu.com?name=zhang@xiao@jie&order=1" unescape("%u5F20") 结果:"张" 2、encodeURI 和 decodeURI 原理:返回编码为有效的统一资源标识符 (URI) 的字符串,不会被编码的字符:! @ # $ & * ( ) = : / ; ? + ' encodeURI()是Javascript中真正用来对URL编码的函数。 编码:encodeURI('http://www.baidu.com?name=zhang@xiao@jie&order=1') 结果:"http://www.baidu.com?name=zhang@xiao@jie&order=1" 解码:decodeURI("http%3A//www.baidu.com%3Fname%3Dzhang@xiao@jie%26order%3D1") 结果:"http%3A//www.baidu.com%3Fname%3Dzhang@xiao@jie%26order%3D1" 3、encodeURIComponent 和 decodeURIComponent 原理:对URL的组成部分进行个别编码,而不用于对整个URL进行编码 编码:encodeURIComponent('http://www.baidu.com?name=zhang@xiao@jie&order=1') 结果:"http%3A%2F%2Fwww.baidu.com%3Fname%3Dzhang%40xiao%40jie%26order%3D1" 解码:decodeURIComponent("http%3A%2F%2Fwww.baidu.com%3Fname%3Dzhang%40xiao%40jie%26order%3D1")    "http://www.baidu.com?name=zhang@xiao@jie&order=1"   from:https://www.cnblogs.com/z-one/p/6542955.html

龙生   04 Mar 2021
View Details

详解WebApi如何传递参数

   一 概述 一般地,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常规的思路是为该问题建模;我们在研究相似问题时,常规思路是找出这些问题的共性和异性。基于该思路,我们如何研究WebApi参数传递问题呢? 首先,从参数本身来说,种类较为多(如int,double,float,string,array,Object等),且有些类型较为复杂(如值类型和引用类型的机制等); 其次,从基于WebApi的Http请求方法来说,种类多且不尽相同(如Get,post,Delete,put,head等),在上一篇文章 :【WebApi系列】浅谈HTTP在WebApi开发中的运用  中,我们简要描述了Http请求的20个方法; ………. 如此复杂且不尽相同,关于WebApi参数传递,我们该选择什么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呢?基于我们上面提到的研究思路,我们想到了.NET Framework框架,那么,我们来看看基于.NET Framework框架的的WebApi 模板是怎样的呢? 请按图中步骤操作 我们来看看Values控制器是怎样的

从Values控制器,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WebApi常规方法为四个:Get,Post,Put和Delete; (2)四种方法的参数可归结为两大类:url传递(Request-url)和Body(Request-body)传递; (3)基于(2),我们将四种方法的参数传递归为两大类,而这两大类又集中在Get和Post中体现了(Put是Get和Post的组合,Delete与Get类似);   其实,分析到现在,我们很容易找得到了研究WebApi参数传递的切入点?研究Get和Post方法参数传递即可。是的,没错,我们本篇文章就是基于Get和Post方法的参数传递,前者对应Request-url,后者对应Reqeust-Body。   二  Get   1  基础数据类型   1.1  方法只含一个形参(参数传得进去) ajax

Result 总结 (1)当Get方法形参为一个且为基本数据类型时,Get方法能接受外部传递的值 (2)Get传值的本质是通过url字符串拼接,如上两两种url形式的传递的结果都是一样 url形式1

url形式2

我们用Goole Chrome来看看结果,发现url形式1和url形式2均一致 (3)Get传递参数本质是url字符串拼接,Request-Head头部传递,Request-Body中不能传递(这是与Post方法的本质区别),我们举两个例子 例子1:我们将形参添加[FromBody]属性后,值传递不进去 例子2:我们用PostMan来测试,发现PostMan中,Get方法参数Body为灰色,是不能选中的   1.2  方法含有多个形参(参数传得进去)

result   2   实体对象类型(参数传不进去) model

ajax

result: 分析   3   实体对象和基础数据类型混合(实体传不进去,基础数据能传递进去) ajax

result   4  最小满足原则(参数传得进去) 所谓“最小满足原则”,指外部参数必须至少满足被调用方法的形参(形参个数,形参类型和形参名字),换句话说,被调用方法具有的形参,外部参数必须传递进来,被调用方法没有 的形参,外部参数传递与否都可以,否则将会产生状态码404错误,用数学集合的思路来理解的话,被调用方法的形参相当于外部参数的子集。如下例子,我们举一个真子集的例子, 即外部传递参数的个数大于被调方法的的形参个数。 Ajax

result 分析:主要原因是路由规则,路由从url里面取参数与aciton参数匹配,直到匹配满足为止,具体详细深入内容,在【WebApi系列】路由章节分析。   5  url长度限制 url参数长度是有一定限制的,当超过一定长度,会报404错误 ajax

result   6  Get规范化 关于Get类型规范化,应注意两点,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或异常:(1)方法的命名尽量采用:“Get+方法名”的形式 (2)在每个方法上加上特性[HttpGet]。 […]

龙生   04 Mar 2021
View Details

Web API POST [FromBody] string value 接受参数

网上看到很多关于这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都不正确,我也恰巧遇到这个问题,所有把正确的解决方案写出来,希望给后来人参考,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

也就是data 不要传{} 对象,直接传字符串或者int   from:https://www.cnblogs.com/microestc/p/11003233.html

龙生   04 Mar 2021
View Details

swap空间不足需要扩充

from:https://www.cnblogs.com/leoshi/p/12679962.html

龙生   04 Mar 2021
View Details

Asp.Net Core实战常见加密算法(C#)

先问个问题:为什么要使用加密算法? 因为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面临4个问题: 窃听 假冒 篡改 事后否认 加密技术就是用来解决“窃听”这个问题的。通常分为两大类: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 概念:对称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通常称之为“Session Key ”,这种加密技术在当今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政府所采用的DES加密标准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加密算法,它的Session Key长度为56bits。 优点: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适用于需要加密大量数据的场景。 缺点:由于加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密钥传输的过程不安全,且容易被破解,密钥管理也比较麻烦。例如:不适用于浏览器到服务器的通信,因为密钥一旦发送到浏览器端就很容易暴露。 常见算法:AES,DES,3DES,TDEA,Blowfish,RC5,IDEA 非对称加密 概念:非对称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密钥,通常有两个密钥,称为“公钥”和“私钥”,它们两个必需配对使用。“公钥”是指可以对外公布的,“私钥”则不能,只能由持有人一个人知道。 优点:由于加解密是用不同的密钥,私钥并不公开,这样就保证了信息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即使被拦截也无法解密。非常适用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数据传输。例如:支付宝的支付请求,数字签名等。 缺点:加密速度慢,比较耗资源。只适用于少量敏感信息的加密。如果加密大量消息则效率会变得低下。另外,如果动态生成公钥和私钥也比较耗资源。 常见算法:RSA,Elgamal,背包算法,Rabin,D-H,ECC   有人可能会问,上面两类加密方式怎么没有MD5?MD5……严格意义上说不是一种加密算法,因为它不能解密。它只是一种密码散列算法,只是为了校验信息用的:保证信息没有篡改。如:你下载软件或游戏时,在下载页面官方都会提供一个“MD5字符串”,你下载完成后可以用md5工具对下载到的软件md5校验,如果得到的md5串和下载页面的一致,就说明软件或游戏没有被篡改过,可放心使用。   下面我们就一块来实战几种常见的加密方式和散列算法: DES 分类:对称加密 DES全称为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即数据加密标准,是一种使用密钥加密的块算法,1977年被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家标准局确定为联邦资料处理标准(FIPS),并授权在非密级政府通信中使用,随后该算法在国际上广泛流传开来。

  AES 分类:对称加密 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又称Rijndael加密法,是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一种区块加密标准。这个标准用来替代原先的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已经被多方分析且广为全世界所使用。

  RSA 分类:非对称加密 RSA是1977年由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一起提出的。RSA就是他们三人姓氏开头字母拼在一起组成的。RSA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是一种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由已知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密码体制。

  生成公钥/密钥的方法(只适用于C#,其他编程语言使用需要转换)

    MD5 分类:散列算法 MD5信息摘要算法(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MD5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Linn Rivest)设计,于1992年公开。1996年后该算法被证实存在弱点,可以被加以破解,对于需要高度安全性的数据,专家一般建议改用其他算法,如SHA-2。

  SHA-2 分类:散列算法 SHA-2,名称来自于安全散列算法2(英语:Secure Hash Algorithm 2)的缩写,一种密码散列函数算法标准,由美国国家安全局研发,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2001年发布。属于SHA算法之一,是SHA-1的后继者。其下又可再分为六个不同的算法标准,包括了:SHA-224、SHA-256、SHA-384、SHA-512、SHA-512/224、SHA-512/256。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龙生时代

龙生   03 Mar 2021
View Details

JAVA版身份证获取性别、出生日期及年龄

工作中需要根据身份证获取性别、出生日期及年龄,且要还要支持15位长度的身份证号码,网上搜索了一下,经过测试好像多少存在点问题,干脆自已写一个。 CertificateNo.java

  ResultDTO.java

  CertificateNoTest.java

  from:https://www.iteye.com/blog/bijian1013-2184409

龙生   28 Feb 2021
View Details
1 94 95 96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