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高性能SQL语句的十三条法则

  1、 首先要搞明白什么叫执行计划? 执行计划是数据库根据SQL语句和相关表的统计信息作出的一个查询方案,这个方案是由查询优化器自动分析产生的,比如一条SQL语句如果用来从一个10万条记录的表中查1条记录,那查询优化器会选择“索引查找”方式,如果该表进行了归档,当前只剩下5000条记录了,那查询优化器就会改变方案,采用“全表扫描”方式。 可见,执行计划并不是固定的,它是“个性化的”。产生一个正确的“执行计划”有两点很重要: (1)    SQL语句是否清晰地告诉查询优化器它想干什么? (2)    查询优化器得到的数据库统计信息是否是最新的、正确的? 2、 统一SQL语句的写法 对于以下两句SQL语句,程序员认为是相同的,数据库查询优化器认为是不同的。 select * from dual select * From dual 其实就是大小写不同,查询分析器就认为是两句不同的SQL语句,必须进行两次解析。生成2个执行计划。所以作为程序员,应该保证相同的查询语句在任何地方都一致,多一个空格都不行! 3、 不要把SQL语句写得太复杂 我经常看到,从数据库中捕捉到的一条SQL语句打印出来有2张A4纸这么长。一般来说这么复杂的语句通常都是有问题的。我拿着这2页长的SQL语句去请教原作者,结果他说时间太长,他一时也看不懂了。可想而知,连原作者都有可能看糊涂的SQL语句,数据库也一样会看糊涂。 一般,将一个Select语句的结果作为子集,然后从该子集中再进行查询,这种一层嵌套语句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根据经验,超过3层嵌套,查询优化器就很容易给出错误的执行计划。因为它被绕晕了。像这种类似人工智能的东西,终究比人的分辨力要差些,如果人都看晕了,我可以保证数据库也会晕的。 另外,执行计划是可以被重用的,越简单的SQL语句被重用的可能性越高。而复杂的SQL语句只要有一个字符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解析,然后再把这一大堆垃圾塞在内存里。可想而知,数据库的效率会何等低下。 4、 使用“临时表”暂存中间结果 简化SQL语句的重要方法就是采用临时表暂存中间结果,但是,临时表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将临时结果暂存在临时表,后面的查询就在tempdb中了,这可以避免程序中多次扫描主表,也大大减少了程序执行中“共享锁”阻塞“更新锁”,减少了阻塞,提高了并发性能。 5、 OLTP系统SQL语句必须采用绑定变量 select * from orderheader where changetime > ‘2010-10-20 00:00:01’ select * from orderheader where changetime > ‘2010-09-22 00:00:01’ 以上两句语句,查询优化器认为是不同的SQL语句,需要解析两次。如果采用绑定变量 select * from orderheader where changetime > @chgtime @chgtime变量可以传入任何值,这样大量的类似查询可以重用该执行计划了,这可以大大降低数据库解析SQL语句的负担。一次解析,多次重用,是提高数据库效率的原则。 6、 绑定变量窥测 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绑定变量对大多数OLTP处理是适用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在where条件中的字段是“倾斜字段”的时候。 “倾斜字段”指该列中的绝大多数的值都是相同的,比如一张人口调查表,其中“民族”这列,90%以上都是汉族。那么如果一个SQL语句要查询30岁的汉族人口有多少,那“民族”这列必然要被放在where条件中。这个时候如果采用绑定变量@nation会存在很大问题。 试想如果@nation传入的第一个值是“汉族”,那整个执行计划必然会选择表扫描。然后,第二个值传入的是“布依族”,按理说“布依族”占的比例可能只有万分之一,应该采用索引查找。但是,由于重用了第一次解析的“汉族”的那个执行计划,那么第二次也将采用表扫描方式。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绑定变量窥测”,建议对于“倾斜字段”不要采用绑定变量。 7、 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begin tran SQL Server中一句SQL语句默认就是一个事务,在该语句执行完成后也是默认commit的。其实,这就是begin tran的一个最小化的形式,好比在每句语句开头隐含了一个begin tran,结束时隐含了一个commit。 有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显式声明begin tran,比如做“插、删、改”操作需要同时修改几个表,要求要么几个表都修改成功,要么都不成功。begin tran 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它可以把若干SQL语句套在一起执行,最后再一起commit。好处是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但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无缺的。Begin tran付出的代价是在提交之前,所有SQL语句锁住的资源都不能释放,直到commit掉。 可见,如果Begin tran套住的SQL语句太多,那数据库的性能就糟糕了。在该大事务提交之前,必然会阻塞别的语句,造成block很多。 Begin tran使用的原则是,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begin tran 套住的SQL语句越少越好!有些情况下可以采用触发器同步数据,不一定要用begin tran。 8、 一些SQL查询语句应加上nolock 在SQL语句中加nolock是提高SQL Server并发性能的重要手段,在oracle中并不需要这样做,因为oracle的结构更为合理,有undo表空间保存“数据前影”,该数据如果在修改中还未commit,那么你读到的是它修改之前的副本,该副本放在undo表空间中。这样,oracle的读、写可以做到互不影响,这也是oracle广受称赞的地方。SQL Server 的读、写是会相互阻塞的,为了提高并发性能,对于一些查询,可以加上nolock,这样读的时候可以允许写,但缺点是可能读到未提交的脏数据。使用nolock有3条原则。 (1)    查询的结果用于“插、删、改”的不能加nolock ! (2)    查询的表属于频繁发生页分裂的,慎用nolock ! (3)    使用临时表一样可以保存“数据前影”,起到类似oracle的undo表空间的功能, 能采用临时表提高并发性能的,不要用nolock 。 9、 聚集索引没有建在表的顺序字段上,该表容易发生页分裂 比如订单表,有订单编号orderid,也有客户编号contactid,那么聚集索引应该加在哪个字段上呢?对于该表,订单编号是顺序添加的,如果在orderid上加聚集索引,新增的行都是添加在末尾,这样不容易经常产生页分裂。然而,由于大多数查询都是根据客户编号来查的,因此,将聚集索引加在contactid上才有意义。而contactid对于订单表而言,并非顺序字段。 比如“张三”的“contactid”是001,那么“张三”的订单信息必须都放在这张表的第一个数据页上,如果今天“张三”新下了一个订单,那该订单信息不能放在表的最后一页,而是第一页!如果第一页放满了呢?很抱歉,该表所有数据都要往后移动为这条记录腾地方。 SQL Server的索引和Oracle的索引是不同的,SQL Server的聚集索引实际上是对表按照聚集索引字段的顺序进行了排序,相当于oracle的索引组织表。SQL Server的聚集索引就是表本身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它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也正因为此,插入一条记录,它的位置不是随便放的,而是要按照顺序放在该放的数据页,如果那个数据页没有空间了,就引起了页分裂。所以很显然,聚集索引没有建在表的顺序字段上,该表容易发生页分裂。 曾经碰到过一个情况,一位哥们的某张表重建索引后,插入的效率大幅下降了。估计情况大概是这样的。该表的聚集索引可能没有建在表的顺序字段上,该表经常被归档,所以该表的数据是以一种稀疏状态存在的。比如张三下过20张订单,而最近3个月的订单只有5张,归档策略是保留3个月数据,那么张三过去的15张订单已经被归档,留下15个空位,可以在insert发生时重新被利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空位可以利用,就不会发生页分裂。但是查询性能会比较低,因为查询时必须扫描那些没有数据的空位。 重建聚集索引后情况改变了,因为重建聚集索引就是把表中的数据重新排列一遍,原来的空位没有了,而页的填充率又很高,插入数据经常要发生页分裂,所以性能大幅下降。 对于聚集索引没有建在顺序字段上的表,是否要给与比较低的页填充率?是否要避免重建聚集索引?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10、加nolock后查询经常发生页分裂的表,容易产生跳读或重复读 加nolock后可以在“插、删、改”的同时进行查询,但是由于同时发生“插、删、改”,在某些情况下,一旦该数据页满了,那么页分裂不可避免,而此时nolock的查询正在发生,比如在第100页已经读过的记录,可能会因为页分裂而分到第101页,这有可能使得nolock查询在读101页时重复读到该条数据,产生“重复读”。同理,如果在100页上的数据还没被读到就分到99页去了,那nolock查询有可能会漏过该记录,产生“跳读”。 上面提到的哥们,在加了nolock后一些操作出现报错,估计有可能因为nolock查询产生了重复读,2条相同的记录去插入别的表,当然会发生主键冲突。 11、使用like进行模糊查询时应注意 有的时候会需要进行一些模糊查询比如 select * from contact where username like ‘%yue%’ 关键词%yue%,由于yue前面用到了“%”,因此该查询必然走全表扫描,除非必要,否则不要在关键词前加%, 12、数据类型的隐式转换对查询效率的影响 sql server2000的数据库,我们的程序在提交sql语句的时候,没有使用强类型提交这个字段的值,由sql server 2000自动转换数据类型,会导致传入的参数与主键字段类型不一致,这个时候sql server 2000可能就会使用全表扫描。Sql2005上没有发现这种问题,但是还是应该注意一下。 13、SQL Server 表连接的三种方式 (1) Merge Join (2) Nested Loop Join (3) Hash Join SQL Server 2000只有一种join方式——Nested Loop Join,如果A结果集较小,那就默认作为外表,A中每条记录都要去B中扫描一遍,实际扫过的行数相当于A结果集行数x B结果集行数。所以如果两个结果集都很大,那Join的结果很糟糕。 SQL Server 2005新增了Merge Join,如果A表和B表的连接字段正好是聚集索引所在字段,那么表的顺序已经排好,只要两边拼上去就行了,这种join的开销相当于A表的结果集行数加上B表的结果集行数,一个是加,一个是乘,可见merge join 的效果要比Nested Loop Join好多了。 如果连接的字段上没有索引,那SQL2000的效率是相当低的,而SQL2005提供了Hash join,相当于临时给A,B表的结果集加上索引,因此SQL2005的效率比SQL2000有很大提高,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总结一下,在表连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连接字段尽量选择聚集索引所在的字段 (2)    仔细考虑where条件,尽量减小A、B表的结果集 (3)    如果很多join的连接字段都缺少索引,而你还在用SQL Server 2000,赶紧升级吧。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shuzhengyi/archive/2011/02/12/1952481.html

龙生   19 Feb 2013
View Details

SQL server的一道入门面试题背后的思考

  最近看到一个SQL Server的小例子,发现完全可以作为SQL server的一道入门面试题。题目如下: 例:有一合同表Contract Id Name Total buget 1 合同名称 100  102,22 2 合同名称2 300 ,102,22, 3 合同名称3 200  103,23, 要求:用SQL语句更新表的buget字段,如果前后没有”,”要加上”,”(即一个英文逗号)。(10分) 创建表数据: View Code use Testdb2 go IF NOT OBJECT_ID(‘[Contract]‘) ISNULL DROPTABLE [Contract] GO Createtable [Contract] (ID intprimarykey identity(1,1) ,[Name] nvarchar(50) null ,Total floatnull ,buget Nvarchar(500) null ) go insertinto [Contract] select‘合同名称’,  100,’102,22′ unionall select‘合同名称2′, 300,‘,102,22,’ unionall select‘合同名称3′, 300,’101,23,’  分析:这道题乍看很简单,由于肯定用到Replace,所以很自然的结合left,right,从而得到以下语句 方法一: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buget whereleft(buget,1)=‘,’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buget+‘,’whereright(buget,1)=‘,’ 如果能写成一个 SQL语句,可以加1分。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casewhen (left(buget,1)!=‘,’andright   (buget,1)!=‘,’) then‘,’+buget+‘,’ whenleft(buget,1)!=‘,’then‘,’+buget whenright(buget,1)!=‘,’then  buget+‘,’ else buget end) 如果能从字符串的开关和结尾这个思路出发,结合Reverse,可以提到如下方法: 方法二: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buget where charindex(‘,’,buget)<>1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buget+‘,’where charindex(‘,’,reverse(buget))<>1 该方法,主要涉及charindex函数和reverse函数。 说实话,我当时就这两种思路,这也是SQL中常见的基本用法。但出人意料的第三种方法出现了。 方法三: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 = ‘,’+Buget+‘,’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 = REPLACE(Buget,‘,,’,‘,’) 解析:该方法最主要的亮点不在于语法的精妙,而在于其思路的异于常规。先给两边补上逗号,再替换双逗号为单逗号。这在实际编程中确实难能可贵。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事先思考过的话,这反映了解题者反应敏捷,思路开放。因此,至少可以再加3分。 当然,此语句其实还是有bug,比如如果原bug字段中间有两个逗号,那么在Replace时就会更新掉不应该更新的内容。不过,稍加修正,限定replace的范围即可, 受此思路启发,可以引申得到以下类似方法: 方法四: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 = substring(BuGet,2,len(BuGet)-1) wherecharindex(‘,’,buget)=1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 = substring(BuGet,1,len(BuGet)-1) wherecharindex(‘,’,reverse(buget))=1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 = ‘,’+BuGet+‘,’ 该方法是先去掉两边的逗号,再给每条记录加上逗号,比起方法三来,稍显繁琐,这也反衬了方法三的巧妙。 当然,也可以结合前面的思路稍作修正,这里就不再赘述,请读者自己思考。 感悟:释迦牟尼说过“人生需要经过六项修炼: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SQL编程,或C#、Java,甚至Javascrip的某个领域也是如此。技术是死的,思路是鲜活的,有时候,思路能轻易地突破技术很难实现的死角。到了一定程度时,会发现潜意识里已经被惯性思维塞满,而无法接受新鲜思维方式或思路,如果一段时间内持续如此,那么,我们应该警醒,把自己的头脑放空,把自己置于一个初学者的地位,重新开始“精进”的修炼!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downmoon/archive/2011/03/02/1968615.html  

龙生   19 Feb 2013
View Details

如何查看mysql里的编码格式,以及如何修改

  首先进入dos模式下输入: 1.cd 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bin 2.mysql -h127.0.0.1(你要访问的主机的地址) -uroot(用户名) -proot(密码)  3.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 这样就完成了对你的mysql里的编码格式的查看了,如果你想修改,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 打开mysql安装目录,里面有个my.ini文件,打开这个文件,里面有两处字符集的设置,默认是拉丁,建议你所想改的,如:utf8或gbk 然后启动mysql服务,以后创建的数据库默认字符集就是ok了 (重启时,打开MySQLAdministrator的Service Control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龙生   19 Feb 2013
View Details

面试题:一道冒泡算法笔试题的演进史

  给定N个整数,请使用冒泡算法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1.可对N个整数的某一段(连续的M整数)排序  2.要求具有一定的可测试性 3.C#语言  ——————-- 思路: 1.冒泡算法 2.针对部分排序 3.可测试性 先上一段最简单的代码实现冒泡算法--这里错误的使用了选择排序,请参看改进版本的修正 int[] list= new int[] {1, 2, 3, 4, 5};         for (int i=0;i<list.Length;i++)             for (int j=i+1;j<list.Length;j++)             {                                 if (list[i]<list[j])                 {                     int tmp=list[i];                     list[i]=list[j];                     list[j]=tmp;                 }             }         for (int i=0;i<list.Length;i++)             System.Console.Write("{0}\t",list[i]);         System.Console.WriteLine(""); 观看上述代码,有如下发现 1)行1,主要进行数据的初始化工作,准备数据  2)行2-11,主要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3)行12-14,主要是显示结果 4)行1-14,包含算法实现,调用,实现和使用糅合在一起 第一次改进: 1)数据初始化部分,其实属于调用部分,此时用的是数组,扩展性较差,这里改成List<int>,并将此步重构成函数 //初始化N个数据void Init(List<int> list,int count){    System.Random a=new Random();    for (int i=0;i<count;i++)        list.Add(a.Next(100));} 这里初始化数据,主要是减少人工干预,自动产生测试数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是需要按照实际情况,选取一些比较特殊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的. 2)冒泡排序算法实现过程部分,也可以重构成函数 //实现冒泡算法——这里错误的使用了选择排序     void Bubble(List<int> list)     {                 for (int i=0;i<list.Count;i++)             for (int j=i+1;j<list.Count;j++)             {                                 if (list[i]<list[j])                 {                     int tmp=list[i];                     list[i]=list[j];                     list[j]=tmp;                 }             }         } 正确的冒泡排序为 void Bubble(List<int> list)     {         bool bFlag=false;         for (int i=0;i<list.Count;i++)         {             bFlag=false;             for(int j=list.Count-1-1 ;j>i-1;j--)             {                 if (list[j]<list[j+1])                 {                     int tmp=list[j+1];                     list[j+1]=list[j];                     list[j]=tmp;                     bFlag=true;                 }             }             if (!bFlag) break;         }     }     将排序的代码,重构成函数,使得算法可以非常容易进行测试,只需要将精心设计的测试数据传给函数,就可以了 3)显示结果,也是重构成函数 //显示结果 void Print(List<int> list) {     for (int i=0;i<list.Count;i++)         System.Console.Write("{0}\t",list[i]);     System.Console.WriteLine(""); } 4)最终调用过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List<int> list=new List<int>();    //产生测试数据    Init(list,8);        //打印测试数据    Print(list);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Bubble(list);    //打印排序后的结果    Print(list);    }  第二次改进: 第一次改进中,基本解决冒泡算法和可测试性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就是针对N个整数中的某一段连续M个数据进行排序,所以这次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冒泡排序算法实现>函数的改进 很明显,要实现这个功能,只需要,在 Bubble这个函数增加两个参数,标识出M的上下限,Bubble变成如下形式

新的实现(注意,这里我的冒泡算法的实现是不对的,我用的是选择排序,经过一个园子里的兄弟提醒,我查过资料,发现的确用错了)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void Bubble(List<int> list,int low,int high){    int iHigh= list.Count<high+1? list.Count : high+1 ;    int iLow=low<0? 0 :low ;    //System.Console.WriteLine("{0}\t{1}",iLow,iHigh);    for (int i=iLow;i<iHigh;i++)        for (int j=i+1;j<iHigh;j++)        {                            if (list[i]<list[j])//比较不一定相邻            {                int tmp=list[i];                list[i]=list[j];                list[j]=tmp;            }        }    } 下面是更正后的冒泡排序代码 冒泡排序(BubbleSort) 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 static void Bubble(List<int> list,int low,int high)     {         int iHigh= list.Count<high+1? list.Count : high+1 ;         int iLow=low<0? 0 :low ;                  bool bFlag=false;         for (int i=iLow;i<iHigh;i++)         {             bFlag=false;             for(int j=iHigh-1-1 ;j>i-1;j--)             {                 if (list[j]<list[j+1])//比较相邻                 {                     int tmp=list[j+1];                     list[j+1]=list[j];                     list[j]=tmp;                     bFlag=true;                 }             }             if (!bFlag) break;         }         }   并提供一个重载函数

调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List<int> list=new List<int>();     //产生测试数据     Init(list,8);         //打印测试数据     Print(list);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针对序号2-5的之间的数据     Bubble(list,2,5);     //打印排序后的结果     Print(list);  } 至此,题目要求的目的全部达到,不过还是少了点什么,下面进行第三次改进 第三次改进: 第一次改进和第二次改进的结果,还是采用面向过程的方法,第三次改进侧重与面向对象的方法,就是封装 三个主要函数中都有List<int> list参数,这个是主要数据,我们用类来封装它,如下给出完整代码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List<int> _list;     public BubbleSort()     {         _list=new List<int>();     }     public BubbleSort(List<int> list)     {         _list=list;     }          public void Sort()     {                 Sort(    _list,0,_list.Count-1);             }         public void Sort(int low,int high)     {         Sort(    _list,low,high);     }     //实现冒泡算法--这里错误使用选择排序,请替换为第二次改进中的正确实现      public void Sort(List<int> list,int low,int high)     {         //int iHigh= list.Count<low+count? list.Count : high ;         int iHigh= list.Count<high+1? list.Count : high+1 ;         int iLow=low<0? 0 :low ;         //System.Console.WriteLine("{0}\t{1}",iLow,iHigh);         for    (int i=iLow;i<iHigh;i++)             for    (int j=i+1;j<iHigh;j++)             {                                 if (list[i]<list[j])                 {                     int tmp=list[i];                     list[i]=list[j];                     list[j]=tmp;                 }             }         }                  //初始化N个数据     public void Init(int count)     {         _list.Clear();         System.Random a=new Random();         for    (int i=0;i<count;i++)             _list.Add(a.Next(100));     }     //显示结果     public  void Print(List<int> list)     {         Print(list,0,list.Count-1,true);     }     public  void Print(List<int> list,int low,int high,bool IsNewLine)     {         int iHigh= list.Count<high+1? list.Count : high+1 ;         int iLow=low<0? 0 :low ;                  for    (int i=iLow;i<iHigh;i++)             System.Console.Write("{0}\t",list[i]);         if (IsNewLine)             System.Console.WriteLine("");     }     public void Print(int low,int high,bool IsNewLine)     {         Print(_list,low,high,IsNewLine);     }     //将排序的M个数据用红色显示     public void Print(int low,int high)     {         Print(0,low-1,false);         System.Console.ForegroundColor=ConsoleColor.Red;         Print(low,high,false);                 System.Console.ResetColor();         Print(high+1,_list.Count,true);     }          public void Print()     {         Print(_list);     }     //for test     public void Test()     {         //产生测试数据         Init(10);             //打印测试数据         Print();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int[] iLowHigh=new int[]{4,7};         Sort(iLowHigh[0],iLowHigh[1]);         //Sort(-1,8);         //Sort(0,18);         //Sort(-1,18);         //打印排序后的结果         //Print();          Print(iLowHigh[0],iLowHigh[1]);          } } 调用代码:

 

龙生   20 Nov 2012
View Details

iis 6.0 http转向 https(很简单)

  在网上找了好多资料都没找到,无意当中找的了一片文章(国外的网站)帮我解决了问题,因此想与大家分享。 首先错误信息(见图一): 图一 解决方法: 一、验证SSL需要选中的网站(见图二) 1、首先打开所要修改的网站然后右击选择“属性” 2、选择“目录安全性”-->在安全通信中选择“编辑” 3、选择“要求安全通信(SSL)”后点击“确定”。   图二 二、创建一个HttpRedirect.htm 文件保存到“C:\InetPub” HttpRedirect.htm中的代码:

  三、用HttpRedirect.htm文件替换403文件(见图三) 1、打开你的网站右击选择“属性” 2、选择“自定义错误”点击编辑 3、在“文件”中添加HttpRedirect.htm文件(路径为:C:\Inetpub\HttpRedirect.htm) 图三 四、测试 输入的网址:http://会自动跳转到https://   参考网址: http://www.jppinto.com/2009/01/automatically-redirect-http-requests-to-https-on-iis-6/   转自:http://www.cnblogs.com/nanyaxu/archive/2012/11/19/2777507.html

龙生   20 Nov 2012
View Details

Flex 中有两种弹出窗口

你需要先导入Alert类: import mx.controls.Alert;
然后在想要弹出警告的时候使用:
Alert.show(“你确定要退出系统吗?”,“确认”,Alert.YES|Alert.NO,null,logout)
参数说明:第一个参数是要显示的文本,第二个参数是窗口的标题,这两个参数是最经常用的。第三个参数是按钮,默认是两个:YEW 和 NO,当然你也可以自定义,比如Alert.CANCEL,第四个参数是父窗口,默认为null。

龙生   20 Nov 2012
View Details

几种常用的Flex开发框架

  Cairngorm (下载) Cairngorm是最老也最成熟的Flex框架。它现在由Adobe拥有并开源,而且被Adobe的RIA顾问服务团队大量使用。创造出Cairngorm 的Adobe Consulting团队是把设计模式框架运用到RIA开发的最早的倡导者。Cairngorm中可以看到许多在JEE世界中广泛使用的MVC相关设计模式,即使它只是一个仅用于RIA用户界面开发的微型架构框架。 Cairngorm被看作是企业RIA开发框架。它的分层MVC实现有助于开发出具有复杂的业务逻辑的可伸缩的RIA应用。在异步通信、事件驱动、无线程的Flex平台上,Cairngorm为构建严肃的商业应用程序提供了快速而可靠的方法。 Cairngorm的本质也决定了它可能不适用于小型的快速原型。Adobe说: Cairngorm微架构的意图是为企业RIA开发者提供一个框架。如果你在编写一个非常简单的应用(比如程序原型),或者只有一个视图的程序,那么你应该考虑“一体化”的方案,就不必挣扎于Cairngorm所倡导的模型、视图和控制分离了。Cairngorm架构的益处在开发复杂的RIA应用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比如有多个用例和视图,由一整个团队负责开发,以及团队中存在设计师、创意型开发者、技术型开发者等受过不同训练的成员的情形。 PureMVC (下载) 它实际上是一个ActionScript 3框架。与Cairngorm不同,它完全不依赖任何Flash、Flex或其他Adobe的AS3类。因此它可用于开发任何基于Flash或者ActionScript 3的应用程序。 从PureMVC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它是根据MVC设计模式来实现的,里面包含了三层,即模型、视图和控制器。这个框架的文档很全面,它的网站上也有很丰富的信息去帮助开发者上手。 由于PureMVC是纯粹用ActionScript实现的,而ActionScript是与JavaScript基于相同标准(ECMAScript)的,强类型的,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因此PureMVC可以很容易移植到其他OO语言。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我高兴地宣布把PureMVC移植到4种语言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AS2、C#、Java和ColdFusion,现已接近向公众公开的阶段。这样PureMVC的适用平台就扩大到了FlashLite、.NET、Windows Mobile、Silverlight、J2ME、SE、EE以及……ColdFusion 这些移植版以及许多演示程序和工具都是由一群专门投身于此项工作的贡献者们完成的,他们遍及全世界。还有许多翻译人员加入进来帮忙把PureMVC的文档翻译成其他语言,包括法语、德语、俄语、汉语和日语等等。他们不知疲倦的工作把一个简单的个人项目变成了全球化的开源成果。很快,你就会认识他们,并爱上他们高质量的工作。要是遇到了这群人中的某一位,请他喝一杯吧! 考虑到ActionScript(ECMAScript)连同Adobe所用的Flash引擎将被内建于下一代的Firefox,PureMVC将会成为RIA开发者们开发跨平台富应用的一件非常趁手的工具。 Model-Glue: Flex((下载) Model-Glue:Flex也是一个简单的MVC Flex框架。Joe Rinehart把他最初创作的Model-Glue for ColdFusion移植到了Flex。Model-Glue: Flex受到了好评。它的设计意图是成为一个比Cairngorm和PureMVC更轻量的框架,因此更便于快速原型和简单的Flex应用开发。 Foundry(下载) ServeBox Foundry(sbasfoundry)是为Flex 2应用程序开发而设计的ActionScript 3 / Java框架。它根据几个设计模式而设计,还包括了一些工具,用来解决Flex 2开发中一再重现的烦人问题:Model-View同步、屏幕浏览、访问控制列表(开发中)、本地化以及标签文字外部化等等。 Foundry是为中大型规模的企业RIA系统开发而设计和实现的。它包含了Java公用模块,用来将Foundry Flex插件与服务器端的进程紧密集成。 Guasax Flex Framework (下载) Guasax是一个易于使用的编程框架,可实现条理清晰的,可伸缩的Flex应用程序。 Guasax框架在运行时依照MVC模式来处理程序的动作。Guasax的一个独特之处是它用一个XML文件来配置业务逻辑中的动作,在某些方面类似于Java Struts框架。可通过开发Guasax组件来扩展Guasax。 ARP (下载) Aral Balkan当初把ARP(Ariaware RIA Platform)作为一个ActionScript框架来开发,现在它已成为Open Source Flash项目群的一员。ARP现在支持使用ActionScript 2和ActionScript 3来开发Flash或Flex的RIA应用。 ARP可能是Flash社区中最老的框架。ARP的第一版是早在2000年用Flash 5编写的,其中一部分曾随开源的FC-Lib库发布。随后它发展到Flash MX,其中一部分又进入了开源的Moose库。由于它是从Flash框架进化而来,ARP可以在Flex和AIR中使用。ARP的代码直接访问Flash类,因此有报告说它比其他Flex框架性能更好。 Flest Framework(下载) Flest是构建企业级RIA的ActionScript3 / Flex应用程序框架。它运用了Controller、Factory、Command等设计模式。它的设计理念是高效、简单和实用。Flest框架是一个轻量级且易于使用的工具集合,不但帮助搭建开发的环境,还给开发者最大的自由去实现自己的决定。 除了上面列出的框架,还有一些使用不那么广泛的。你可以看一下EasyMVC、Adobe FAST和Joeberkovitz的框架。 除了用来开发RIA用户界面的框架,RIA开发者还有其他帮手,比如FlexUnit(ActionScript 3的单元测试框架),FlexLib(开源Flex 2组件库),AS3CoreLib(提供了若干基本工具和出色JSON支持的ActionScript 3.0类库),以及Granite DS(Adobe Data Services for J2EE应用服务器的免费、开源的替代品,支持EJB3/Spring/Pojo服务)。   转自:http://hi.baidu.com/cosmos53076/item/3a183cce2885c93f449416f7

龙生   19 Nov 2012
View Details

Windows7安装OpenSSH

OpenSSH很老了,所以… 最开始只是因为openSSH启动不了,才用的MobaSSH,它配置简单兼容性好,缺点就是偷偷的建立了一个账户,让我感觉很不爽。所以决定把OpenSSH配置好。经过检查,发现OpenSSH安装的时候已经把环境变量添加好了,因此在命令行窗口是可以直接输入执行 ssh chmod等等命令的,但是当我输入ls的时候,提示缺少cygintl-2.dll,所以这个提醒了我更换检索词。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下载地址: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shwindows/files/OpenSSH for Windows – Release/3.8p1-1 20040709 Build/setupssh381-20040709.zip/download 1. 默认安装 2. 补上cygintl-2.dll和cygwin1.dll 下载:http://samanthahalfon.net/resources/cygwin_includes.zip 将它们复制到c:\Program Files (x86)\OpenSSH\bin目录下,如果提示覆盖,则覆盖之,不然进行下面操作,会提示 不能启动opensshd服务 OpenSSH Error 1067:The process terminated unexpectedly 系统出错,进程意外终止 3. 开始安装 cd "c:\Program Files (x86)\OpenSSH\bin" mkgroup -l >> ..\etc\group 生成一个group mkpasswd -l [-u <username>] >> ..\etc\passwd 比如: mkpasswd -l -u mxio >> ..\etc\passwd 这样就生成用户名mxio的passwd文件, 它调用的是系统用户名和密码 cd ..\..\etc 给权限..\bin\chown mxio * ..\bin\chmod 600 * 4. 启动opensshd服务 不出问题会提示启动成功 net start opensshd 5. 测试连接 ssh mxio@localhost

龙生   19 Nov 2012
View Details

Linux下的软件安装方法-rpm与*.tar.gz

 From:     http://blog.chinaunix.net/u/26011/showart_258096.html系统安装好后,最重要的是软件的安装了,Linux中的软件安装不像在Windows里面那样只要点下一步下一步就可以了。不过还是有规律可找,不会超过这些。 目前流行的软件包有两种比较常见的形式,一种是RPM包的形式,另一种是压缩成*.tar.gz的形式. A、安装简便的RPM包RPM是Redhat Package Manager的缩写,它只能使用在安装了RPM软件的系统中。语法:#rpm [options] filename.rpmoptions(注意大小写):-i :安装软件-e :卸载软件-q :查看软件安装信息和状态-U:升级现有软件-v:显示附加信息-h :安装时以#号显示安装进度,每#为2% 注意:如果要安装Filename.rpm软件只要用 rpm –ivh filename.rpm,软件安装在什么,是怎么安装的都不需要用户操心,不过安装不成功往往是权限和依赖关系,一定要注意当有多个软件包时有一定的顺序,如果没有安装上看错误提示。(在图形化界面RPM包也是相当容易安装跟在Windows中差不多)查询RPM包有时我们要装一个包了,要看这个包有什么用或要用某个软件不知道自己以前装过没有,就可以用查询命令来查看。 1)软件包信息的查询语法:# rpm {-q | --query} [ select-options ] [ query-options ]-q –query : 必要的参数,表示执行查询操作Select-options用来指定本次查询对象,选项:-a :查询所有安装的软件包-f<file> :查询<file>属于哪个软件包--whatrequires<X> :查询所有需要<X>功能的软件包-p<file> :查询未安装的软件包信息Query-options用来指定本次查询所要获得的信息:<null> :为空时显示包的全部标识-i :显示软件包的概要信息-l :显示软件包中的文件列表--provides :显示软件包提供的功能--requires[-R] :显示软件包所需要的功能-c :显示配置文件列表例:安装soft.rpm包,并查询软件信息# rpm –ivh soft.rpm查询soft.rpm软件包的安装文件列表# rpm –ql soft.rpm 2) 查询已经安装好的软件包:# rpm –qa | grep soft.rpm查询是否安装了soft.rpm包# rpm –ql soft.rpm查询soft.rpm安装的位置 # rpm –qi soft.rpm 查询软件信息 B、安装需要编译的.tar.gz包由于RPM包使用的局限性,目前更多的软件使用的是源代码形式的.tar.gz包。这种软件的安装通常要经过解压缩、软件配置、软件编译及安装的过程。1、软件安装的第一步通常是解压,下面介绍几种压缩软件的解压与压缩命令: 注意:在解压和压缩之前一定要确定当前用户对文件是有执行权的。 用命令ll来查看,如果没有用chmod来更改,如果对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中有多个文件要加-R参数,即#chmod –R 755 /tmp/soft(例) 1)解压后缀为.tar的文件# tar xvf soft.tar 2)解压后缀为.tar.gz的文件 # gunzip soft.tar.gz # tar xvf soft.tar(注意:有两步先用guzip解开.gz再用tar解开.tar)# tar xvfz soft.tar.gz(用tar解压注意不同后缀的参数 )用另外一个命令来解压# gunzip –c soft.tar.gz | tar xvf – 3)压缩文件为.tar.gz的后缀 # tar cvf soft.tar /tmp/soft# gzip –q soft.tar /tmp/soft# tar cvfz soft.tar.gz /tmp/soft用另外一个命令来压缩# tar cvf – /tmp/soft | gzip –qc > soft.tar.gz 参数说明(参数小写):-x :释放文件内容-v :显示流程信息-z :解压ZIP压缩包-c :建立一个新压缩文件-f :定义压缩中的文字 4)解压后缀为tar.z的文件# tar xvfz soft.tar.z或# uncompress soft.tar.z( 一样有两步 )再# tar xvf soft.tar5)解压后缀为.tgz文件# gunzip soft.tgz 6) 压缩和解压后缀为.bz2的文件# bzip2 /etc/httpd.conf(将文件httpd.conf压缩为httpd.conf.bz2)# bunzip2 /etc/httpd.conf.bz2 (将文件httpd.conf.bz2还原为httpd.conf) 2、一般来说,在解压缩生成的目录中都会有名为Readme、 Rnstall或Readme.install之类的文件。这些文件通常会对软件的功能、特性、版权许可、安装以及相关知识加以介绍,并且会提到关于安装的方法和步骤。说明文档常用的短语:1.Overview for the impatient(概括说明配置的全过程) $./configure--prefix=PREFIX $make $make install $PREFIX/bin/apachectl start 2.Requirements(需要的条件) 3.Configuring the source tree(配置的参数说明) 4.Building the package(编译软件的方法) 5.Installing the package(安装软件的方法) 6.Testing the package(软件测试)一般来说,与安装软件有直接关系的文件只有两个:configure 、Makefile。 理解并能熟练使用这些说明文件后,就可以利用一些规律来安装大多数的软件。对于那些没有说明文件的软件(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这些规律通常也是适用的。一般来说,与安装软件有直接关系的文件只有两个:configure 、Makefile。 其中,configure文件具有可执行的属性,是用来配置软件的,它的参数比较多,用法也比较灵活。当然,不同的软件参数也不相同,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它的help参数,运行下面的命令就会让你感到豁然开朗: #〉 ./configure -help Usage: configure [options] Options: [defaults in brackets after descriptions] General options: --quiet, --silent do not print messages --verbose,-v print even more messages --sha [=DIR] switch to a shadow tree (under DIR) for building Stand-alone options: --help,-h print this message --show-layout print installation path layout (check and debug) Installation layout options: --with-layout=[F:]ID use installation path layout ID (from file F) --target=TARGET install name-associated files using basename TARGET …… 接下来,就可以运行“./configure [options]”来配置该软件。注意,命令行中的“./”非常重要,它告诉系统要运行的命令就在当前目录下(否则系统就会到$path变量指定的路径下去执行命令)。执行命令后可以生成Makefile文件或者修改已有的文件配置。 Makefile文件通常是用来编译和安装软件的。运行make命令时系统会自动根据Makefile文件中的设置对软件进行编译和安装。make命令有时还可以带一些参数,如:all、build、 config、install等。具体要带哪个参数可以参看Makefile文件。在Linux中绝大部分文件是文本文件,Makefile就是一个 shell程序(Linux中shell程序与DOS中的批处理文件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功能要强得多),很容易读懂,尤其是编译时可带的参数都会明确写出,例如: ##======================== ## Targets ##======================== # default target all: build ##———————— ## Build Target ##———————— # build the package build: …… # the non-verbose variant for package maintainers build-quiet: @$(MAKE) -f $(TOP)/$(MKF) $(MFLAGS) $(MFWD) QUIET=1 build # build the additional support stuff build-support: …… ##———————— ## Installation Targets ## ———————-- # the install target for installing the complete Apache # package. This is implemented by running subtargets for the # separate parts of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nstall: …… # the non-verbose variant for package maintainers install-quiet: @$(MAKE) -f $(TOP)/$(MKF) $(MFLAGS) $(MFWD) QUIET=1 install # create the installation tree install-mktree: …… 上面这段代码是apache_1.3.6的Makefile文件的一部分,从这段程序可以看出all参数表示完全编译(缺省参数)。此外,编译时还可以带 build、build-quiet、build-surpport等参数;安装时可以带install、install-quiet、install- surpport等参数。它们的功能分别在“#”表示的注释中进行了说明。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有些软件(例如Linux的内核升级程序)不用 configure命令来配置软件,而是用make config来完成这项工作,所以,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其它的安装方法,利用脚本的安装(详细)。 例:安装Webmin-1.250.tar.gz先挂载:#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进入挂载点:# cd /mnt/cdrom 拷贝Webmin-1.250.tar.gz到/tmp下或者你想解压的目录 再进入/tmp: # cd /tmp 改变文件的权限: # chmod 755 webmin-1.250.tar.gz(因为一般挂载过来的文件都是只有只读的权限) 解压:# tar xvfz webmin-1.250.tar.gz 进入解压后的文件夹:# cd webmin-1.250 现在可以用ls查看一下文件,现在如果自己没有资料介绍,第一次安装一般都是查看说明文档如:README、Rnstall或Readme.install之类的文件。 现在找到README文档,(进行简单的中文说明##后的为说明) […]

龙生   17 Nov 2012
View Details
1 391 392 393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