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Attributes in 5 minutes
What are attributes and why do we need it? How can we create custom Attributes? Is it possible to restrict a custom attribute to a method only? Other than information what more can we do? Do attributes get inherited ? What if we want some attributes to be prevented from inheriting? If I want an attribute to be used only once in a program? What are attributes and why do we need it? “Attribute is nothing but a piece of information”.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attached to your […]
View Details[评论]全栈工程师到底有什么用
最近国内外都在流行一个词叫Full Stack,中文翻译过来叫全栈工程师,也叫全端工程师。微博上很多专业人士都在讨论全端工程师,有赞有毁的。我对全端工程师的定义是:掌握多种技能,并能利用多种技能独立完成产品的人。打外比方,全栈工程师就是一个能独立盖一幢10层小洋楼的人,而普通工程师,则是可以和一群人盖一幢摩天大楼的人。 至于要掌握哪些技能,我觉得这个要跟从事的行业与技术方向有关,做互联网的和做软件的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做互联网的,后端也可以分为很多种技术流派。 8/2定律在哪都适用,全栈工程师就是掌握20%常用技能的人,但这20%的技能会有80%的几率被用到,剩下那80%不常用的,让我们Google吧。 有人说,全栈工程师在中国已经很多年了,他们叫站长。这个说话有点靠谱但又不那么靠谱,我自己也做过站长,深知作为一名站长需要掌握很多种技术。不靠谱的是,很多站长其实并没有真正写过多少代码,而是熟练利用一些建站软件来建站。 全栈工程师的价值 有人说了,你再牛逼,你懂五种技术,你能干五个人的活吗?全栈工程师并不是说一个人能干几个人的活,而是要从多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全局性思维 现代项目的开发,很少说只用到一两种技术的,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潮下。随便一个互联网项目中用到的技术,就会需要用到后端开发、前端开发、界面设计、产品设计、数据库、各种移动客户端、三屏兼容、restFul API设计和OAuth等等,一些比较前卫的项目,可能会用到Single Page Application、Web Socket、HTML5/CSS3这些技术,还有像第三方开发像微信公众号微博应用等等。 Web前端也远远不是从前的切个图用个jQuery上个AJAX兼容各种浏览器那么简单了。现代的Web前端,你需要用到模块化开发、多屏兼容、MVC,各种复杂的交互与优化,甚至你需要用到Node.js来协助前端的开发。 所以说一个现代化的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构成,我们需要一个人来掌控全局,他不需要是各种技术的资深专家,但他需要熟悉到各种技术。对于一个团队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来说,有一个全局性思维的人非常非常重要。 像如果是我经手的项目,我肯定会注意到网页优化,也会考虑到API来兼容各种客户端,更会考虑到三屏兼容的问题。不会说项目中完全使用AJAX而不顾SEO,也不会为了功能性而忽略访问速度,我会很好的把握这个平衡,因为我知道它们的权重与实现成本。 沟通成本 项目越大,沟通成本越高,做过项目管理的人都知道,项目中的人力是1+1<2的,人越多效率越低。因为沟通是需要成本的,不同技术的人各说各话,前端和后端是一定会掐架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毫不为已的人是不存在的。< p=""> 而全栈工程师的成本几乎为零,因为各种技术都懂,胸有成竹,一不小心自己就全做了。即使是在团队协作中,与不同技术人员的沟通也会容易得多,你让一个后端和一个前端去沟通,那完全是鸡同鸭讲,更不用说设计师与后端了。但如果有一个人懂产品懂设计懂前端懂后端,那沟通的结果显然不一样,因为他们讲的,彼此都能听得懂。 创业公司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全端工程师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创业公司不可能像大公司一样,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多面手,各种活都能一肩挑,独挡多面的万金油。对于创业公司,不可能说DBA前端后端客户端各种人才全都备齐了,很多工作请人又不饱和,不请人又没法做,外包又不放心质量,所以全端工程师是省钱的一妙招。虽然说全端工程师工资会比一般的工程师会高很多,但综合下来,成本会低很多。 全栈工程师的困境 我讲技术有两个发展方向,一种是纵向一种是横向的,横向的是瑞士军刀,纵向的是削铁如泥的干将莫邪。这两个方向都没有对与错,发展到一定程序都会相互溶合,就好比中国佛家禅修的南顿北渐,其实到了最后,渐悟与顿悟是一样的,顿由渐中来。 如果一个公司不太懂全栈工程师的价值,那么全栈工程师的地位将会很尴尬,说得不好听一点,全栈工程师就是什么都会,都么都不会。曾经有一次面试,对方问我很基础的问题,我答不上来,我能做出产品,也知道什么是怎么一回事,我也不会犯那些错误,但我就是答不上概念,要考倒我非常容易。所以在应聘面试的时候,有些时候会吃亏,你可能会不如哪些在某一方面钻得很深的人工资拿得高。 由于经常在各种技术穿梭,我会经常忘记代码的语法和一些API,所以我经常需要去查API甚至查语法,我觉得没有Google我几乎没法工作。这在某些人的眼里,是技术不够的表现。我记的只是一个Key,一个如何找寻答案的索引,而不是全部,人脑不是电脑,我不可能要求我能记下所有的东西。 有一次面试官问我一个问题,我说我不知道,但我猜大概是如此这般,对方问我,你为什么这么猜,我说凭直觉,对方笑了笑没说话。面试完后我一查,果然和我猜的差不多。没错,我就是凭直觉,但这种直觉和女人的直觉不一样,这种直觉是技术上的直觉,是你过去技术经验累积的一个反射。 我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Web前端,也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Node.js开发工程师,更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iOS开发工程师。用人单位会问我,你到底是专业做哪一个方面的,我为什么要给你这么高的工资? 有什么资格来谈全栈工程师 我应该算是一个全栈型工程师了,行业经验已经超过10年。独立做过不少产品,也带过不少项目,经过的产品包括桌面端、Web产品、移动端产品,Web端涵盖前端与后端,移动端主要做iOS和混合开发。 熟悉Web前端,对MVC/模块化开发有实战经验,熟悉CoffeeScript、Grunt、RequireJS、Handlebars等等,自己写过小型的Javascript框架,一个项目中的JS代码超过一万行。熟知网页优化,知道如何让网页变得更加快速。也略懂SEO,知道什么样的URL和代码会更讨好Spider。 熟悉Node.js,有几个项目都是基于Node.js的,目前发布有开源的Blog程序Purelog,在NPM上有多个模块发布。熟悉混合开发,过去我曾经有超过一年的时间是在研究Hybrid技术,多个App基于混合开发技术,也有开发类似于PhoneGap的解决方案。对HTML5在手机上的表现颇为熟悉,挖过很多的技术坑,如白屏问题,Sqlite问题,滚动条问题,硬件动画加速、点击延时问题等等。 会做设计,熟悉Photoshop,所有的产品不管是Logo还是界面全都是自己做的设计,虽然在资深的设计师眼里不值一提,但在工程师队伍中算是比较另类了。 熟悉Objective-C,有两年以上的iOS开发经验,在App Store上有约十款App。熟悉服务器的一般性操作,自己有VPS并运行多个网站,虽然配置服务器经常要去Google。 早年曾经做过一年的Delphi,也曾做过几年的ASP.net,虽然这些技术我目前已经放弃,完全转向*nix平台,但累积下的经验是在的。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曾在三个公司担任过项目经理,累计项目管理经验超过4年。在多个科技门户发表过技术和评论文章。 为什么我会成为全栈工程师 我相信很多全栈型工程师会和我一样,是因为要创业才成为全栈型工程师的。我有一颗创业和做产品的心,而且我又是一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有些人擅长整合资源,空手套白狼,但我显然不是这种人,所以我只好自己做了。 在经历过两次孤独的创业之后,我发现我并不是一个适合独立创业的人,所以,我成为了一个全端工程师。我最初是做ASP,后来自己创业写客户端用Delphi,然后写了三年的ASP.Net,2010年的时候因为公司需要开始做iOS开发。Web前端是一直自己在做,项目中的的Javascript基本都是我自己在做。 我热爱写代码,热爱重复发明轮子,热爱新技术,我想这也是我成为一个全栈工程师的重要原因。 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全端工程师的乐趣要比一般工程师来得多,因为你知道一个产品的形态,你可以去设计一个产品,你是从全局的视野来做事情,你得到的成就感会更多一些。 from:http://digi.163.com/14/0116/10/9IN26JNS00162OUT.html
View Details缓存Redis与Memcached的比较
Memcached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用于动态Web应用以减轻数据库负载. 它通过在内存中缓存数据和对象来减少读取数据库的次数,从而提供动态、数据库驱动网站的速度. Memcached基于一个存储键/值对的hashmap。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但是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 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s(哈希类型)。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 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 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redis的出现,很大程度补偿了memcached这类key/value存储的不足,在部 分场合可以对关系数据库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提供了Python,Ruby,Erlang,PHP客户端,使用很方便.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Redis与Memcached的不同。 1.网络IO模型 Memcached是多线程,非阻塞IO复用的网络模型,分为监听主线程和worker子线程,监听线程监听网络连接,接受请求后,将连接描述字pipe 传递给worker线程,进行读写IO, 网络层使用libevent封装的事件库,多线程模型可以发挥多核作用,但是引入了cache coherency和锁的问题,比如,Memcached最常用的stats 命令,实际Memcached所有操作都要对这个全局变量加锁,进行计数等工作,带来了性能损耗。 Redis使用单线程的IO复用模型,自己封装了一个简单的AeEvent事件处理框架,主要实现了epoll、kqueue和select,对于单纯只 有IO操作来说,单线程可以将速度优势发挥到最大,但是Redis也提供了一些简单的计算功能,比如排序、聚合等,对于这些操作,单线程模型实际会严重影 响整体吞吐量,CPU计算过程中,整个IO调度都是被阻塞住的。 2.内存管理方面 Memcached使用预分配的内存池的方式,使用slab和大小不同的chunk来管理内存,Item根据大小选择合适的chunk存储,内存池的方式可以省去申请/释放内存的开销,并且能 减小内存碎片产生,但这种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空间浪费,并且在内存仍然有很大空间时,新的数据也可能会被剔除,原因可以参考Timyang的文 章:http://timyang.net/data/Memcached-lru-evictions/ Redis使用现场申请内存的方式来存储数据,并且很少使用free-list等方式来优化内存分配,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存碎片,Redis跟据存储命 令参数,会把带过期时间的数据单独存放在一起,并把它们称为临时数据,非临时数据是永远不会被剔除的,即便物理内存不够,导致swap也不会剔除任何非临 时数据(但会尝试剔除部分临时数据),这点上Redis更适合作为存储而不是cache。 3.数据一致性问题 Memcached提供了cas命令,可以保证多个并发访问操作同一份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Redis没有提供cas 命令,并不能保证这点,不过Redis提供了事务的功能,可以保证一串 命令的原子性,中间不会被任何操作打断。 4.存储方式及其它方面 Memcached基本只支持简单的key-value存储,不支持枚举,不支持持久化和复制等功能 Redis除key/value之外,还支持list,set,sorted set,hash等众多数据结构,提供了KEYS 进行枚举操作,但不能在线上使用,如果需要枚举线上数据,Redis提供了工具可以直接扫描其dump文件,枚举出所有数据,Redis还同时提供了持久化和复制等功能。 5.关于不同语言的客户端支持 在不同语言的客户端方面,Memcached和Redis都有丰富的第三方客户端可供选择,不过因为Memcached发展的时间更久一些,目前看在 客户端支持方面,Memcached的很多客户端更加成熟稳定,而Redis由于其协议本身就比Memcached复杂,加上作者不断增加新的功能等,对 应第三方客户端跟进速度可能会赶不上,有时可能需要自己在第三方客户端基础上做些修改才能更好的使用。 根据以上比较不难看出,当我们不希望数据被踢出,或者需要除key/value之外的更多数据类型时,或者需要落地功能时,使用Redis比使用Memcached更合适。 关于Redis的一些周边功能 Redis除了作为存储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其它方面的功能,比如聚合计算、pubsub、scripting等,对于此类功能需要了解其实现原理,清楚地了解到它的局限 性后,才能正确的使用,比如pubsub功能,这个实际是没有任何持久化支持的,消费方连接闪断或重连之间过来的消息是会全部丢失的,又比如聚合计算和 scripting等功能受Redis单线程模型所限,是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吞吐量的,需要谨慎使用。 总的来说Redis作者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开发者,可以经常看到作者在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新鲜想法和思路,针对这些方面的功能就要求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后再使用。 总结: 1.Redis使用最佳方式是全部数据in-memory。 2.Redis更多场景是作为Memcached的替代者来使用。 3.当需要除key/value之外的更多数据类型支持时,使用Redis更合适。 4.当存储的数据不能被剔除时,使用Redis更合适。 from:http://bluenemo.iteye.com/blog/2157736
View Details如何在ASP.NET中用C#将XML转换成JSON
如何在ASP.NET中用C#将XML转换成JSON 本文旨在介绍如果通过C#将获取到的XML文档转换成对应的JSON格式字符串,然后将其输出到页面前端,以供JavaScript代码解析使用。或许你可以直接利用JavaScript代码通过Ajax的方式来读取XML,然后直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解析,这样或许更直接一些。但本文中给出的代码旨在说明如何通过原生的C#代码来完成这一转换。除此之外,你仍然可以借用一些第三方类库或者更高级一些的.NET库对象来实施转换。我们来看看这里介绍的一些较为简单的方法,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可支持的类库和对象以备使用。 使用Json.NET类库 前提是需要首先下载和安装Json.NET类库,在这里可以找到http://json.codeplex.com/ 下面是一个例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Xml; using Newtonsoft.Json; namespace JSonConverter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xml = "<Test><Name>Test class</Name><X>100</X><Y>200</Y></Test>"; XmlDocument doc = new XmlDocument(); doc.LoadXml(xml); string json = Newtonsoft.Json.JsonConvert.SerializeXmlNode(doc); Console.WriteLine("XML -> JSON: {0}", json); Console.ReadLine(); } } } |
使用.NET Framework中的JavaScriptSerializer类 首先需要确保你的工程或服务器支持.NET 4.0或以上版本的Framework,否则无法找到该类。 下面是一个例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Web.Script.Serialization; using System.Xml.Linq;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 var xml = @"<Columns> <Column Name=""key1"" DataType=""Boolean"">True</Column> <Column Name=""key2"" DataType=""String"">Hello World</Column> <Column Name=""key3"" DataType=""Integer"">999</Column> </Columns>"; var dic = XDocument .Parse(xml) .Descendants("Column") .ToDictionary( c => c.Attribute("Name").Value, c => c.Value ); var json = new JavaScriptSerializer().Serialize(dic); Console.WriteLine(json); } } |
其输出结果为:{"key1":"True","key2":"Hello World","key3":"999"} 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方法,这里不一一列出了。那么如何使用原生的C#代码将XML转换成JSON格式字符串呢?或者说该C#代码在较低版本的.NET Framework中也可以运行呢?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Introduction JSON是一个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可以非常容易地被页面的JavaScript编码为对象的形式,从而方便数据操作。 基于AJAX的页面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从服务端接收数据来响应用户的请求,当返回的数据是XML格式时,它可以被转换为JSON格式的字符串从而通过JavaScript更加容易地对数据进行处理。 许多应用程序都将数据存储为XML的格式,而且会将数据以JSON的格式发送到客户端以做进一步处理。要实现这一点,它们必须将XML格式转换为JSON格式。下面的ASP.NET C#代码实现了这一过程。 Code Description 代码中提供了一个方法XmlToJSON,可以用来将XmlDocument对象转换为JSON字符串。代码通过迭代每一个XML节点、属性以及子节点,来创建对应的JSON对象。 代码不会生成数字和布尔类型的值 Xml DocumentElement对象始终会被转换为JSON对象的member:object,它遵循下面这些规则。 节点的属性会被对应地转换为JSON对象的成员"attr_name":"attr_value"。如: XML JSON <xx yy=’nn'></xx> { "xx" : { "yy" : "nn" } } <xx yy="></xx> { "xx" : { "yy" : "" } } 没有子节点、属性和内容的节点被转换为成员"child_name":null XML JSON <xx/> { "xx" : null } 没有子节点和属性,但是有内容的节点被转换为成员"child_name":"child_text" XML JSON <xx>yyy</xx> { "xx" : "yyy" } 其它节点和属性会被适当地转换为"child_name":对象或者"child_name":[elements]对象数组,节点的值会被转换为对象成员的"value",如: XML JSON <xx yy=’nn'><mm>zzz</mm></xx> { "xx" : { "yy" : "nn", "mm" : "zzz" […]
View DetailsASP.NET中XML和JSON互转
一、XML和JSON字符串的对应表格 1、节点的属性会被对应地转换为JSON对象的成员"attr_name":"attr_value"。如: XML JSON <xx yy=’nn'></xx> { "xx" : { "yy" : "nn" } } <xx yy="></xx> { "xx" : { "yy" : "" } } 2、没有子节点、属性和内容的节点被转换为成员"child_name":null XML JSON <xx/> { "xx" : null } 3、没有子节点和属性,但是有内容的节点被转换为成员"child_name":"child_text" XML JSON <xx>yyy</xx> { "xx" : "yyy" } 4、其它节点和属性会被适当地转换为"child_name":对象或者"child_name":[elements]对象数组,节点的值会被转换为对象成员的"value",如: XML JSON <xx yy=’nn'><mm>zzz</mm></xx> { "xx" : { "yy" : "nn", "mm" : "zzz" } } <xx yy=’nn'><mm>zzz</mm><mm>aaa</mm></xx> { "xx" : { "yy" : "nn", "mm" : [ "zzz", "aaa" ] } } <xx><mm>zzz</mm>some text</xx> […]
View Details部署时,出现用户代码未处理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CryptographicException 错误解决方法
在调用RSA加密的.pfx密钥时,在本地调试没有问题,可以布署到服务器,就会报以下的错误: 用户代码未处理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CryptographicException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span style="line-height:1.5 !important;"> HResult</span>=-<span style="color:#800080;line-height:1.5 !important;">2146893792</span><span style="line-height:1.5 !important;"> Message</span>=<span style="line-height:1.5 !important;">出现了内部错误。 Source</span>=<span style="line-height:1.5 !important;">mscorlib StackTrace: 在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CryptographicException.ThrowCryptographicException(Int32 hr) 在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X509Certificates.X509Utils._LoadCertFromFile(String fileName, IntPtr password, UInt32 dwFlags, Boolean persistKeySet, SafeCertContextHandle</span>&<span style="line-height:1.5 !important;"> pCertCtx) 在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X509Certificates.X509Certificate.LoadCertificateFromFile(String fileName, Object password, X509KeyStorageFlags keyStorageFlags) 在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X509Certificates.X509Certificate2..ctor(String fileName, String password, X509KeyStorageFlags keyStorageFlags) 在 xxxxx.API.Tools.RSA.Sign(String data, String keyPath, String keyPasswd) 在 xxxxx.API.Tools.Encrypt.signANDencrypt(MsgBean req_bean) 在 xxxxx.API.xxxxx.GetBankCardInfo(String orderId, String cardNo) 在 xxxxx.GetBankCardInfo(GetBankCardInfoReq request) 位置 d:\app_service\WHTR_SOA\WHTR.SOA.Services\OnlinePay\Yilian\OnlinePayService.cs:行号 </span><span style="color:#800080;line-height:1.5 !important;">10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1.5 !important;"> 在 Castle.Proxies.Invocations.xxxxx.InvokeMethodOnTarget() 在 Castle.DynamicProxy.AbstractInvocation.Proceed() 在 xxxxx.CastleMethodInvocation.Proceed() 位置 d:\xxxxx.cs:行号 </span><span style="color:#800080;line-height:1.5 !important;">80</span><span style="line-height:1.5 !important;"> 在 xxxxx.Intercept(IMethodInvocation invocation) 位置 d:\xxxxx.cs:行号 </span><span style="color:#800080;line-height:1.5 !important;">56</span><span style="line-height:1.5 !important;"> InnerException: </span> |
处理方法: IIS 应用程序池--选中你网站的所配置的应用程序池--右键 选择 “高级配置” --将“加载用户配置文件” 设置为True 。问题解决 from:http://www.cnblogs.com/jys509/p/4499978.html
View Details微软的CryptoUtil.c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
//------------------------------------------------------------------------------ // <copyright file="CryptoUtil.cs" company="Microsoft"> //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 namespace System.Web.Security.Cryptography {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Runtime.CompilerServices; using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eb.Util; // Contains helper methods for dealing with cryptographic operations. internal static class CryptoUtil { /// <summary> /// Similar to Encoding.UTF8, but throws on invalid bytes. Useful for security routines where we need /// strong guarantees that we're always producing valid UTF8 streams. /// </summary> public static readonly UTF8Encoding SecureUTF8Encoding = new UTF8Encoding(encoderShouldEmitUTF8Identifier: false, throwOnInvalidBytes: true); /// <summary> /// Converts a byte array into its hexadecimal representation. /// </summary> /// <param name="data">The binary byte array.</param> /// <returns>The hexadecimal (uppercase) equivalent of the byte array.</returns> public static string BinaryToHex(byte[] data) { if (data == null) { return null; } char[] hex = new char[checked(data.Length * 2)]; for (int i = 0; i < data.Length; i++) { byte thisByte = data[i]; hex[2 * i] = NibbleToHex((byte)(thisByte >> 4)); // high nibble hex[2 * i + 1] = NibbleToHex((byte)(thisByte & 0xf)); // low nibble } return new string(hex); } // Determines if two buffer instances are equal, e.g. whether they contain the same payload. This method // is written in such a manner that it should take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to execute regardless of // whether the result is success or failure. The modulus operation is intended to make the check take the // same amount of time, even if the buffers are of different lengths. // // !! DO NOT CHANGE THIS METHOD WITHOUT SECURITY [MethodImpl(MethodImplOptions.NoOptimization)] public static bool BuffersAreEqual(byte[] buffer1, int buffer1Offset, int buffer1Count, byte[] buffer2, int buffer2Offset, int buffer2Count) { Debug.ValidateArrayBounds(buffer1, buffer1Offset, buffer1Count); Debug.ValidateArrayBounds(buffer2, buffer2Offset, buffer2Count); bool success = (buffer1Count == buffer2Count); // can't possibly be successful if the buffers are of different lengths for (int i = 0; i < buffer1Count; i++) { success &= (buffer1[buffer1Offset + i] == buffer2[buffer2Offset + (i % buffer2Count)]); } return success; } /// <summary> /// Computes the SHA256 hash of a given input. /// </summary> /// <param name="input">The input over which to compute the hash.</param> /// <returns>The binary hash (32 bytes) of the input.</returns> public static byte[] ComputeSHA256Hash(byte[] input) { return ComputeSHA256Hash(input, 0, input.Length); } /// <summary> /// Computes the SHA256 hash of a given segment in a buffer. /// </summary> /// <param name="buffer">The buffer over which to compute the hash.</param> /// <param name="offset">The offset at which to begin computing the hash.</param> /// <param name="count">The number of bytes in the buffer to include in the hash.</param> /// <returns>The binary hash (32 bytes) of the buffer segment.</returns> public static byte[] ComputeSHA256Hash(byte[] buffer, int offset, int count) { Debug.ValidateArrayBounds(buffer, offset, count); using (SHA256 sha256 = CryptoAlgorithms.CreateSHA256()) { return sha256.ComputeHash(buffer, offset, count); } } /// <summary> /// Returns an IV that's based solely on the contents of a buffer; useful for generating /// predictable IVs for ciphertexts that need to be cached. The output value is only /// appropriate for use as an IV and must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 </summary> /// <remarks>This method uses an iterated unkeyed SHA256 to calculate the IV.</remarks> /// <param name="buffer">The input buffer over which to calculate the IV.</param> /// <param name="ivBitLength">The requested length (in bits) of the IV to generate.</param> /// <returns>The calculated IV.</returns> public static byte[] CreatePredictableIV(byte[] buffer, int ivBitLength) { // Algorithm: // T_0 = SHA256(buffer) // T_n = SHA256(T_{n-1}) // output = T_0 || T_1 || ... || T_n (as many blocks as necessary to reach ivBitLength) byte[] output = new byte[ivBitLength / 8]; int bytesCopied = 0; int bytesRemaining = output.Length; using (SHA256 sha256 = CryptoAlgorithms.CreateSHA256()) { while (bytesRemaining > 0) { byte[] hashed = sha256.ComputeHash(buffer); int bytesToCopy = Math.Min(bytesRemaining, hashed.Length); Buffer.BlockCopy(hashed, 0, output, bytesCopied, bytesToCopy); bytesCopied += bytesToCopy; bytesRemaining -= bytesToCopy; buffer = hashed; // next iteration (if it occurs) will operate over the block just hashed } } return output; } /// <summary> /// Converts a hexadecimal string into its binary representation. /// </summary> /// <param name="data">The hex string.</param> /// <returns>The byte array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tents of the hex string, /// or null if the input string is not a valid hex string.</returns> public static byte[] HexToBinary(string data) { if (data == null || data.Length % 2 != 0) { // input string length is not evenly divisible by 2 return null; } byte[] binary = new byte[data.Length / 2]; for (int i = 0; i < binary.Length; i++) { int highNibble = HttpEncoderUtility.HexToInt(data[2 * i]); int lowNibble = HttpEncoderUtility.HexToInt(data[2 * i + 1]); if (highNibble == -1 || lowNibble == -1) { return null; // bad hex data } binary[i] = (byte)((highNibble << 4) | lowNibble); } return binary; } // converts a nibble (4 bits) to its uppercase hexadecimal character representation [0-9, A-F] private static char NibbleToHex(byte nibble) { return (char)((nibble < 10) ? (nibble + '0') : (nibble - 10 + 'A')); } } } |
wx.onMenuShareTimeline使用注意事项
我在开发测试过程中,发现使用wx.onMenuShareTimeline无效果,没有显示我定义的图片、title和链接,经过调试发现原因如下: 1.图片大小要大于300pix才能显示 2.这个方法必须先config成功,然后再wx.ready里才能调用。我直接放到$(function(){})里执行,实践证明是不行的。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wx.config({ debug: true, // 开启调试模式,调用的所有api的返回值会在客户端alert出来,若要查看传入的参数,可以在pc端打开,参数信息会通过log打出,仅在pc端时才会打印。 appId: '{$appid}', // 必填,公众号的唯一标识 timestamp: "{$signPackage.timestamp}", // 必填,生成签名的时间戳 nonceStr: '{$signPackage.nonceStr}', // 必填,生成签名的随机串 signature: '{$signPackage.signature}',// 必填,签名,见附录1 jsApiList: ['checkJsApi', 'onMenuShareTimeline', 'onMenuShareAppMessage', 'onMenuShareQQ', 'onMenuShareWeibo'] // 必填,需要使用的JS接口列表,所有JS接口列表见附录2 }); wx.ready(function () { wx.onMenuShareTimeline({ title: '--{$info.name}', // 分享标题 link: '{$url}__URL__/index?pid={$pid}&puid={$uid}', // 分享链接,将当前登录用户转为puid,以便于发展下线 imgUrl: '{$url}__PUBLIC__/Uploads/{$goodsvo.image}', // 分享图标 success: function () { // 用户确认分享后执行的回调函数 alert('分享成功'); }, cancel: function () { // 用户取消分享后执行的回调函数 } }); wx.error(function (res) { // config信息验证失败会执行error函数,如签名过期导致验证失败,具体错误信息可以打开config的debug模式查看,也可以在返回的res参数中查看,对于SPA可以在这里更新签名。 alert("errorMSG:" + res); }); }); |
from:http://www.cnblogs.com/zhouyu629/p/4496065.html
View DetailsWIN2003服务器防火墙开放FTP服务
WIN2003的服务器,打开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后,用FLASHFXP连接FTP时出现沟通困难,无法列表数据,FTP无法连接,通过检查后发现WIN2003在默认情况下,该防火墙是禁止开放本机FTP服务的。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发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步骤如下所述: 第1步,点击开始菜单,进入控制面板,选择WINDOW防火墙,进入防火墙设置窗口,选择例外菜单,进入防火墙例外窗口,之后点击下方的添加端口,出现添加端口对话框,在此设置名称FTP,和开启端口21后,点击确定,如图1所示: 图1防火墙例外中添加端口设置 第2步,在桌面上右键单击“网上邻居”图标,选择“属性”命令。在打开的“网络连接”窗口中右键单击“本地连接”图标,选择“属性”命令,之后选择高级按钮,点击设置进入WINDOW防火墙设置窗口,如图2所示: 图2本地连接属性进入防火墙设置 第3步,打开“防火墙设置”对话框,切换到“高级”选项卡。单击本地连接对话框右侧的“设置”按钮,打开“高级设置”对话框。 图3本地连接高级设置窗口 第4步,在默认的“服务”选项卡中,用户可以设置在开启防火墙功能的前提下本机开放的服务类别。由于需要提供FTP服务,因此只需开放该服务即可。在服务列表中选中“FTP服务器”选项,随之打开的“服务设置”对话框要求填写计算机名称。保持默认内容并连续单击“确定”完成设置即可,如图4所示。 from:http://blog.pynet.net/u/pyxyp/archives/2011/99.html
View DetailsNavigator 对象
Navigator 对象 Navigator 对象包含有关浏览器的信息。 注释:没有应用于 navigator 对象的公开标准,不过所有浏览器都支持该对象。 Navigator 对象集合 集合 描述 plugins[] 返回对文档中所有嵌入式对象的引用。 该集合是一个 Plugin 对象的数组,其中的元素代表浏览器已经安装的插件。Plug-in 对象提供的是有关插件的信息,其中包括它所支持的 MIME 类型的列表。 虽然 plugins[] 数组是由 IE 4 定义的,但是在 IE 4 中它却总是空的,因为 IE 4 不支持插件和 Plugin 对象。 Navigator 对象属性 属性 描述 appCodeName 返回浏览器的代码名。 appMinorVersion 返回浏览器的次级版本。 appName 返回浏览器的名称。 appVersion 返回浏览器的平台和版本信息。 browserLanguage 返回当前浏览器的语言。 cookieEnabled 返回指明浏览器中是否启用 cookie 的布尔值。 cpuClass 返回浏览器系统的 CPU 等级。 onLine 返回指明系统是否处于脱机模式的布尔值。 platform 返回运行浏览器的操作系统平台。 systemLanguage 返回 OS 使用的默认语言。 userAgent 返回由客户机发送服务器的 user-agent 头部的值。 userLanguage 返回 OS 的自然语言设置。 Navigator 对象方法 方法 描述 javaEnabled() 规定浏览器是否启用 Java。 taintEnabled() 规定浏览器是否启用数据污点 (data tainting)。 from:http://www.w3school.com.cn/jsref/dom_obj_navigator.asp
View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