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载================== 实现自动加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 __autoload 魔术方法。当需要使用的类没有被引入时,这个函数会在PHP报错前被触发,未定义的类名会被当作参数传入。至于函数具体的逻辑,这需要用户自己去实现。 首先创建一个 autoload.php 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类未定义时,系统自动调用 function __autoload($class) { /* 具体处理逻辑 */ echo $class;// 简单的输出未定义的类名 } new HelloWorld(); /** * 输出 HelloWorld 与报错信息 * Fatal error: Class 'HelloWorld' not found */ |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发现,在类的实例化过程中,系统所做的工作大致是这样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 模拟系统实例化过程 */ function instance($class) { // 如果类存在则返回其实例 if (class_exists($class, false)) { return new $class(); } // 查看 autoload 函数是否被用户定义 if (function_exists('__autoload')) { __autoload($class); // 最后一次引入的机会 } // 再次检查类是否存在 if (class_exists($class, false)) { return new $class(); } else { // 系统:我实在没辙了 throw new Exception('Class Not Found'); } } |
明白了 __autoload 函数的工作原理之后,那就让我们来用它去实现自动加载。 首先创建一个类文件(建议文件名与类名一致),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
class [ClassName] { // 对象实例化时输出当前类名 function __construct() { echo '<h1>' . __CLASS__ . '</h1>'; } } |
(我这里创建了一个 HelloWorld 类用作演示)接下来我们就要定义 __autoload 的具体逻辑,使它能够实现自动加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function __autoload($class) { // 根据类名确定文件名 $file = $class . '.php'; if (file_exists($file)) { include $file; // 引入PHP文件 } } new HelloWorld(); /** * 输出 <h1>HelloWorld</h1> */ |
=================命名空间================== 其实命名空间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很多语言(例如C++)早都支持这个特性了。只不过 PHP 起步比较晚,直到 PHP 5.3 之后才支持。 命名空间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标识,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命名冲突的问题。 就像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姓名相同的人,如何区分这些人呢?那就需要加上一些额外的标识。 把工作单位当成标识似乎不错,这样就不用担心 “撞名” 的尴尬了。 这里我们来做一个小任务,去介绍百度的CEO李彦宏:
1 2 3 4 5 6 7 8 9 |
namespace 百度; class 李彦宏 { function __construct() { echo '百度创始人'; } } |
↑ 这就是李彦宏的基本资料了,namespace 是他的单位标识,class 是他的姓名。 命名空间通过关键字 namespace 来声明。如果一个文件中包含命名空间,它必须在其它所有代码之前声明命名空间。
1 2 |
new 百度\李彦宏(); // 限定类名 new \百度\李彦宏(); // 完全限定类名 |
↑ 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向别人介绍 "百度 李彦宏" 还是 "百度公司 李彦宏",他们都能够明白。 在当前命名空间没有声明的情况下,限定类名和完全限定类名是等价的。因为如果不指定空间,则默认为全局(\)。
1 2 3 4 |
namespace 谷歌; new 百度\李彦宏(); // 谷歌\百度\李彦宏(实际结果) new \百度\李彦宏(); // 百度\李彦宏(实际结果) |
↑ 如果你在谷歌公司向他们的员工介绍李彦宏,一定要指明是 "百度公司的李彦宏"。否则他会认为百度是谷歌的一个部门,而李彦宏只是其中的一位员工而已。 这个例子展示了在命名空间下,使用限定类名和完全限定类名的区别。(完全限定类名 = 当前命名空间 + 限定类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
/* 导入命名空间 */ use 百度\李彦宏; new 李彦宏(); // 百度\李彦宏(实际结果) /* 设置别名 */ use 百度\李彦宏 AS CEO; new CEO(); // 百度\李彦宏(实际结果) /* 任何情况 */ new \百度\李彦宏();// 百度\李彦宏(实际结果) |
↑ 第一种情况是别人已经认识李彦宏了,你只需要直接说名字,他就能知道你指的是谁。第二种情况是李彦宏就是他们的CEO,你直接说CEO,他可以立刻反应过来。 使用命名空间只是让类名有了前缀,不容易发生冲突,系统仍然不会进行自动导入。 如果不引入文件,系统会在抛出 "Class Not Found" 错误之前触发 __autoload 函数,并将限定类名传入作为参数。 所以上面的例子都是基于你已经将相关文件手动引入的情况下实现的,否则系统会抛出 " Class '百度\李彦宏' not found"。 =================spl_autoload================== 接下来让我们要在含有命名空间的情况下去实现自动加载。这里我们使用 spl_autoload_register() 函数来实现,这需要你的 PHP 版本号大于 5.12。 spl_autoload_register 函数的功能就是把传入的函数(参数可以为回调函数或函数名称形式)注册到 SPL […]
View Detailsinclude与require有两点重要的区别: 1.无论require的位置如何,指定文件都将包含到出现require的脚本中。例如,即使require放在计算为假的if语句中,依然会包含指定文件。 2.require出错时,脚本将停止执行,而在使用include的情况下,脚本将继续执行。一种可能的错误是require语句不正确地引用了目标路径。
View Details\n 换行符 \r 回车 \t 水平制表符 \\ 反斜杠 \$ 美元符 \" 双引号 \[0-7]{1,3} 八进制记法 \x[0-9A-Fa-f]{1,2} 十六进制记法
View Details
1 2 3 4 5 6 |
$recipe = "spaghetti"; $$recipe = " & meatballs"; echo $recipe, $spaghetti; // spaghetti & meatballs echo "<br>"; echo $recipe, ${$recipe}; // spaghetti & meatballs |
View Details
首先来说一下为什么使用$_SERVER['HTTP_REFERER']会出现这个报错的原因。 我们大家都知道$_SERVER['HTTP_REFERER']用来获取当前页面的上一个页面地址,只有上一个页面存在,$_SERVER['HTTP_REFERER']才会被设置,如果没有上一个页面(比如用户直接在浏览器上输入当前页面地址打开页面,这时候就没有上一个页面了),$_SERVER['HTTP_REFERER']变量不会被设置。所以在使用这个变量时会报错。 解决办法: 1、关闭掉 NOTICE错误的警告
1 |
error_reporting(E_ALL ^ E_NOTICE); |
2、使用isset判断变量是否存在或设置
1 2 3 |
if(isset($_SERVER['HTTP_REFERER'])) { echo $_SERVER['HTTP_REFERER']; } |
3、在变量前面加上@
1 |
@$_SERVER['HTTP_REFERER'] |
小编在这里推荐大家使用第二种方法,因为第二种方法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第一种和第三种只是不让错误输出在浏览器上。 from:http://www.manongjc.com/article/1114.html
View Detailsarray 转换为数组 bool或boolean 转换为布尔值 int或integer 转换为整数 object 转换为对象 real或double或float 转换为浮点数 string 转换为字符串 ——————————————————- gettype(mixed var) 获取类型 有8个可能的返回值:array, boolean, double, integer, object, resource, string, unknow type settype(mixed var, string type) 转换类型 有7个值可取:array, boolean, float, integer, null, object, string ——————————————————-- 用于检测类型的几个函数,顾名思义,就不再解释作用了: is_array() is_bool() is_float() is_integer() is_null() is_numeric() is_object() is_resource() is_scalar() is_string()
View Details%b 将参数认为是一个整数,显示为二进制数 %c 将参数认为是一个整数,显示为对应的ASCII字符 %d 将参数认为是一个整数,显示为有符号十进制数 %f 将参数认为是一个浮点数,显示为浮点数 ps:可以用%.2f来控制小数为2位 %o 将参数认为是一个整数,显示为八进制数 %s 将参数认为是一个字符串,显示为字符串 %u 将参数认为是一个整数,显示为无符号十进制数 %x 将参数认为是一个整数,显示为小写的十六进制数 %X 将参数认为是一个整数,显示为大小的十六进制数
View Details1.javac -Xlint:unchecked MyMath.java检查不安全的操作 /***************************************************/ MyMath.java:29: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1");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0: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2");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1: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3");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2: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4");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3: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5");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4: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6");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5: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7");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7: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array);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68: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set(int,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
View Details我们在使用eclipse的时候,每次导入一些js框架有时候编译器会莫名其妙的报错。 最近在用ueditor发现了这么问题,虽然你还是可以运行的,但是有红叉很难受。 这个是eclipse对js的瞎验证问题,直接关闭验证就行了。 打开eclipse: 菜单Window – > Preferences 然后搜索 validation 然后我们再点 Disable All 最后点ok from:http://blog.csdn.net/qq_25448409/article/details/52980995
View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