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ing System;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Configuration;using System.Web;using System.Web.Security;using System.Web.UI;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WebParts;using System.Web.UI.HtmlControls; using System.IO; public partial class _Default : System.Web.UI.Page{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tring Path = Server.MapPath("1.txt"); string strings = "1232222"; FileAdd(Path, strings); } public static void FileAdd(string Path, string strings) { //实现一个System.IO.StreamWrite,使其以一种特定的编码向流中写入数据,AppendText数据追加到文件末尾 //这句也可以写成StreamWriter sw = new StreamWriter(Path, true, Encoding.GetEncoding("GB2312")); StreamWriter sw = File.AppendText(Path); //开始写入 sw.WriteLine(strings); //清理当前编码器的缓冲区,并将所有缓存数据写入基础流 sw.Flush(); sw.Close(); }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2ce0500100ywjb.html
View DetailsGlobal.asax 文件,有时候叫做 ASP.NET 应用程序文件,提供了一种在一个中心位置响应应用程序级或模块级事件的方法。你可以使用这个文件实现应用程序安全性以及其它一些任务。下面让我们详细看一下如何在应用程序开发工作中使用这个文件。 概述Global.asax 位 于应用程序根目录下。虽然 Visual Studio .NET 会自动插入这个文件到所有的 ASP.NET 项目中,但是它实际上是一个可选文件。 删除它不会出问题——当然是在你没有使用它的情况下。.asax 文件扩展名指出它是一个应用程序文件,而不是一个使 用 aspx 的 ASP.NET 文件。Global.asax 文件被配置为任何(通过 URL 的)直接 HTTP 请求都被自动 拒绝,所以用户不能下载或查看其内容。ASP.NET 页面框架能够自动识别出对Global.asax 文件所做的任何更改。 在 Global.asax 被更改后ASP.NET 页面框架会重新启动应用程序,包括关闭所有的浏览器会话,去除所有状态信息,并重新启动应用程序 域。 编程Global.asax 文件继承自HttpApplication 类,它维护一个HttpApplication 对象池,并在需要时将对象池中的对象分配给应用程序。Global.asax 文件包含以下事件:Application_Init:在应用程序被实例化或第一次被调用时,该事件被触发。对于所有的HttpApplication 对象实例,它都会被调用。Application_Disposed:在应用程序被销毁之前触发。这是清除以前所用资源的理想位置。Application_Error:当应用程序中遇到一个未处理的异常时,该事件被触发。Application_Start:在HttpApplication 类的第一个实例被创建时,该事件被触发。它允许你创建可以由所有HttpApplication 实例访问的对象。Application_End:在HttpApplication 类的最后一个实例被销毁时,该事件被触发。在一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它只被触发一次。Application_BeginRequest:在接收到一个应用程序请求时触发。对于一个请求来说,它是第一个被触发的事件,请求一般是用户输入的一个页面请求(URL)。Application_EndRequest:针对应用程序请求的最后一个事件。Application_PreRequestHandlerExecute:在 ASP.NET 页面框架开始执行诸如页面或 Web 服务之类的事件处理程序之前,该事件被触发。Application_PostRequestHandlerExecute:在 ASP.NET 页面框架结束执行一个事件处理程序时,该事件被触发。Applcation_PreSendRequestHeaders:在 ASP.NET 页面框架发送 HTTP 头给请求客户(浏览器)时,该事件被触发。Application_PreSendContent:在 ASP.NET 页面框架发送内容给请求客户(浏览器)时,该事件被触发。Application_AcquireRequestState:在 ASP.NET 页面框架得到与当前请求相关的当前状态(Session 状态)时,该事件被触发。Application_ReleaseRequestState:在 ASP.NET 页面框架执行完所有的事件处理程序时,该事件被触发。这将导致所有的状态模块保存它们当前的状态数据。Application_ResolveRequestCache:在 ASP.NET 页面框架完成一个授权请求时,该事件被触发。它允许缓存模块从缓存中为请求提供服务,从而绕过事件处理程序的执行。Application_UpdateRequestCache:在 ASP.NET 页面框架完成事件处理程序的执行时,该事件被触发,从而使缓存模块存储响应数据,以供响应后续的请求时使用。Application_AuthenticateRequest:在安全模块建立起当前用户的有效的身份时,该事件被触发。在这个时候,用户的凭据将会被验证。Application_AuthorizeRequest:当安全模块确认一个用户可以访问资源之后,该事件被触发。Session_Start:在一个新用户访问应用程序 Web 站点时,该事件被触发。 Session_End:在一个用户的会话超时、结束或他们离开应用程序 Web 站点时,该事件被触发。Application_Error 事件显示一个简单的消息用以说明发生的错误。 这个事件列表看起来好像多得吓人,但是在不同环境下这些事件可能会非常有用。使用这些事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知道它们被触发的顺序。Application_Init 和Application_Start 事件在应用程序第一次启动 时被触发一次。相似地,Application_Disposed 和 Application_End 事件在应用程序终止时被触发一次。此外,基于会 话的事件(Session_Start 和 Session_End)只在用户进入和离开站点时被使用。其余的事件则处理应用程序请求,这些事件被触发的 顺序是:Application_BeginRequestApplication_AuthenticateRequestApplication_AuthorizeRequestApplication_ResolveRequestCacheApplication_AcquireRequestStateApplication_PreRequestHandlerExecuteApplication_PreSendRequestHeadersApplication_PreSendRequestContent<<执行代码>>Application_PostRequestHandlerExecuteApplication_ReleaseRequestStateApplication_UpdateRequestCacheApplication_EndRequest 这些事件常被用于安全性方面。 转自:http://www.cnblogs.com/xiaopin/archive/2010/08/31/1813747.html
View Detailsweb.config是asp.net中保存配置信息(比如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等)的重要文件。它是基于xml的文本文件方式放在Web应用程序的任何目录中,并且默认不随源文件编译到Dll中,而运行环境随时监视着它是否有改变,一但有变动,系统会自动重新加载里面的最新内容。 一、 配置文件保存位置 .net的默认配置文件保存在“windows目录\Microsoft.NET\Framework\对应.net版本\config”文件夹下面。不同的操作系统windows目录不一样,我们在命令行下输入“echo %windir%”查看windows目录所在的位置。 图:web.config所在的目录 Asp.net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配置文件,分别是machine.config和web.config,它们都位于config文件夹下面。这两个文件一般不需要我们手工是维护它,保持默认即可。但针对asp.net应用程序,它自身会有0个,1个或者多个web.config配置文件,多个配置文件会存在加载顺序问题。下节会介绍。 注意,传说中.net3.0和.net3.5只是在.net2.0的基础上扩充中,所以还是没用的.net2.0的配置文件。它们连config这个目录都没有。 二、 配置文件加载顺序 IIS在Asp.net网站启动时,会加载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然后缓存这些信息,不会每次要用都去读取配置文件,只是IIS会随时监视着这些文件的变化,一量有变化,它会重新去读取并缓存配置信息。 Asp.net网站运行时会按照以下方式加载配置文件中的节点信息: 1) 如果在当前运行页面所在的目录下有web.config文件,则查找是否存在所需要的节点,如果存在则返回结果,并停止下一步地查找。 2) 如里所在目录不存在web.config配置或者配置文件里没有所需要的节点,则查找它所在的上一级目录的配置文件中的节点,直到网站根目录。(问题:IIS6中的虚拟目录算不算根目录) 3) 如果网站根目录中都不存在web.config或者所需要的配置节点,转而到“windows目录\Microsoft.NET\Framework\对应.net版本\config\web.config”中去查找。 4) 如果第3条中还没找到,继续到“windows目录\Microsoft.NET\Framework\对应.net版本\config\machine.config”中去查找。 5) 如果还没找到,那就报错吧。 存在两个问题 1) IIS6中的虚拟目录算不算根目录。 2) 在系统运行时,在一个原本没有web.config的目录中手工加上一个web.config,会不会自动加载。 三、 配置文件节点介绍 Web.config文件是一个xml文本文件,它的根节点为<configuration>,该节点下包含常见的子节点有:<configSections>、<appSettings>、<connectionStrings>(保存数据库连接字符串)、<location>和<system.web>。下面针对各节点配置进行介绍。 1. <configSections> configSections 元素指定了配置节和处理程序声明。由于 ASP.NET 不对如何处理配置文件内的设置作任何假设,因此这非常必要。但 ASP.NET 会将配置数据的处理委托给配置节处理程序。配置结构信息如下: <configSections> <!--定义配置节处理程序与配置元素之间的关联。--> <section /> <!--定义配置节处理程序与配置节之间的关联。--> <sectionGroup /> <!--移除对继承的节和节组的引用。--> <remove /> <!--移除对继承的节和节组的所有引用,只允许由当前 section 和 sectionGroup 元素添加的节和节组。--> <clear/> </configSections> 每个 section 元素标识一个配置节或元素以及对该配置节或元素进行处理的关联 ConfigurationSection 派生类。可以在 sectionGroup 元素中对 section 元素进行逻辑分组,以对 section 元素进行组织并避免命名冲突。section 和 sectionGroup 元素包含在 configSections 元素中。 如果配置文件中包含 configSections 元素,则 configSections 元素必须是 configuration 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 下面我们来示例写一个自定义配置信息,并完成它的SectionHandler,首先我们在<configuration>节点下添加configSections。 <configuration> <configSections> <sectionGroup name="mySectionGroup"> <section name="mySection" requirePermission="true" type="ConfigTest.SectionHandler.MySectionHandler,ConfigTest.SectionHandler" /> […]
View Details本文From hongshengpeng 解决ASP.NET 4.0 "A potentially dangerous Request.Form value was detected from the client". 错误在.net中,Request时出现有HTML或Javascript等字符串时,系统会认为是危险性值。立马报错。(在.aspx文件头中加入这句: <%@ Page validateRequest="false" %>,但还是出现相同错误) 或是修改web.config文件: <configuration> < system.web> <pages validateRequest="false" /> < /system.web> < /configuration> 但错误依旧。对.NET 4.0, 应该加上requestValidationMode="2.0" to the httpRuntime configuration section of the web.config :<httpRuntime requestValidationMode="2.0"/>(这句重要) 结构:<configuration> <system.web> <httpRuntime requestValidationMode="2.0">
View Details1、下载Eclipse3.7,登录http://www.eclipse.org/downloads/,下载Eclipse Classic 3.7: 2、安装ADT插件:下载好Eclipse后解压,运行Eclipse,第一次运行会提示设置workspace;在菜单栏选择Help—Install New Software,在Work with栏输入http://dl-ssl.google.com/android/eclipse/并回车,稍后显示如下图: 选择Select All按钮,单击Next——Next,选中“I Accept (此处略去若干字)”,再单击Finish,开始安装插件: 安装期间会提示“Warning(此处略去若干字)”,选择OK。安装完成后选择Restart,重启Eclispe。 此时选择Window,会出现如下选项: 并且Preference窗口中会出现Android选项,说明ADT插件安装成功。 3、安装Android SDK:登录http://developer.android.com/sdk/index.html,下载android-sdk_r12-windows.zip: 得到的是一个压缩包,解压到D盘根目录下。这里请注意,解压之后的SDK Manager.exe文件的绝对地址不要带有空格,否则后面启动模拟器的时候会有如下报错: invalid command-line parameter: Files\android-sdk-windows\tools/emulator-arm.exe.Hint: use '@foo' to launch a virtual device named 'foo'.please use -help for more information 这里文件的绝地地址是D:\android-sdk-windows\SDK Manager.exe。 4、运行D:\android-sdk-windows\SDK Manager.exe,会自动检查更新。我们下载的android-sdk_r12-windows.zip仅仅是冰山一角,我们还要下载安装整个冰山。 在上图中,你可以直接选择Install或者选择Accept All之后再选择Install。我是全选的,接下来的安装过程持续了几个小时,一定要淡定。 5、安装完毕后,关闭SDK Manager.exe。运行Eclipse,选择Window——Preference——Android,在SDK Location选择D:\android-sdk-windows,单击Apply后在Target Name中选择Android 2.3.3,单击OK,以关闭Preference对话框。 6、创建Android模拟器:在Eclipse中选择Window——Android SDK and AVD Manager,在对话框的左边选中Virtual decices,单击右部的New按钮(你可能需要把对话框拉宽才能看见这个按钮),仿照下图填写参数: 单击Create AVD按钮,完成模拟器的创建。 7、在Android SDK and AVD Manager窗口选中Android2.3.3,单击Start,弹出对话框以设定参数。为了使模拟器大小适中,可以仿照下图填写参数: 设定参数后,单击Launch,启动模拟器: 上图显示的模拟器我进行了一些设置,如时区选择、语言选择。 至此,环境搭建完毕,可以进行开发了。 转自:http://my.oschina.net/plumsoft/blog/29283
View Details在IService1.cs定义服务契约 namespace WcfDemo{ // 注意: 如果更改此处的接口名称 "IService1",也必须更新 Web.config 中对 "IService1" 的引用。 [ServiceContract] // 服务合同 即提供服务的接口或类 public interface IService1 { [OperationContract] void AddTicket(int count); [OperationContract] int BuyTickets(int Num); [OperationContract] //服务契约 即提供服务的实现方法 int GetRemainingNum(); // 任务: 在此处添加服务操作 } // 使用下面示例中说明的数据约定将复合类型添加到服务操作。 [DataContract] //数据契约 public class Ticket { bool boolCount = true;//判断是否还有车票 int howmany = 10;//还有多少车票 [DataMember] public bool BoolCalue { get { return boolCount; } set { if (HowMany > 0) { boolCount = false; } else { boolCount = true; } } } [DataMember] public int HowMany { get { return howmany; } set { howmany = value; } } }} 在Service1.svc中实现契约服务
1 |
namespace WcfDemo { // 注意: 如果更改此处的类名“Service1”,也必须更新 Web.config 和关联的 .svc 文件中对“Service1”的引用。 public class Service1 : IService1 { Ticket T = new Ticket(); public void AddTicket(int count) { T.HowMany = T.HowMany + count; } public int GetRemainingNum() { return T.HowMany; } public int BuyTickets(int Num) { if (T.BoolCalue) { T.HowMany = T.HowMany - Num;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 } |
1 |
<wbr></wbr> |
1 |
<br />添加宿主程序用于监测服务<br />添加WinForm项目加入解决方案<br />界面如下图:<br /><img src="//www.qiandabao.com/upload/201008310021340361.jpg" real_src="//www.qiandabao.com/upload/201008310021340361.jpg" width="490" height="367" alt="WCF实例" title="WCF实例"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right: 0px; margin-bottom: 0px; margin-left: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left: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color: initial; border-image: initial; list-style-type: none; list-style-position: initial; list-style-image: initial; " /><br /><br />界面上两个按钮:<br />启动服务按钮: 用于启动wcf服务<br />停止服务按钮: 用于停止wcf服务<br />Label: <wbr></wbr> <wbr></wbr> 用于显示服务相关信息<br />后台代码为:<br />应用命名空间 <wbr></wbr> using System.ServiceModel;<br />添加引用 wcf服务生成的dll文件<br /> |
1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 ServiceHost host = null;//定义 ServiceHost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host = new ServiceHost(typeof(WcfDemo.Service1));//WcfDemo.Service1 为引用的dll中的服务 host.Open();//启动服务 this.label1.Text = "服务已启动"; }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host.State != CommunicationState.Closed)//判断服务是否关闭 { host.Close();//关闭服务 } this.label1.Text = "服务已关闭"; } } |
1 |
<br /><br />接下来配置app.config<br /> |
1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configuration> <system.serviceModel> <services><!--添加服务--> <service name="WcfDemo.Service1" behaviorConfiguration="CalculatorServiceBehavio<wbr></wbr>r"> <!--name 必须与代码中的host实例初始化的服务一样 behaviorConfiguration 行为配置 --> <host> <baseAddresses> <!--添加调用服务地址--> <add baseAddress="http://localhost:8000/"/> </baseAddresses> </host> <!--添加契约接口 contract="WcfDemo.IService1" WcfDemo.IService1为契约接口 binding="wsHttpBinding" wsHttpBinding为通过Http调用--> <endpoint address="" binding="wsHttpBinding" contract="WcfDemo.IService1"></endpoint> </service> </services> <!--定义CalculatorServiceBehavio<wbr></wbr>r的行为--> <behaviors> <serviceBehaviors> <behavior name="CalculatorServiceBehavio<wbr></wbr>r"> <serviceMetadata httpGetEnabled="true"/> <serviceDebug includeExceptionDetailIn<wbr></wbr>Faults="false"/> </behavior> </serviceBehaviors> </behaviors> </system.serviceModel> </configuration> |
1 |
<br /><br />在服务启动后可通过appConfig中baseAddress节点中的baseAddress地址查看Wcf服务<br /> |
1 |
<wbr></wbr> |
为项目添加服务引用地址输入服务主机appconfig中baseAddress地址点击前往(添加服务引用时一点是在服务启动状态下的)
1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2 : Form { public Form2() { InitializeComponent(); } ServiceReference1.Service1Client TClient = new WinFormsClient.ServiceReference1.Service1Client(); //声明客户端调用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nt i = TClient.BuyTickets(2); //调用WCF中的方法 if (i == 1) { this.label1.Text = "购买成功"; } this.label1.Text += "剩余车票还有" + TClient.GetRemainingNum().ToString(); }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is.label1.Text = ""; this.label1.Text = TClient.GetRemainingNum().ToString();//调用WCF中的方法 } } |
一、前言 Orion这个东西,小巧,但是功能却非常多,废话不讲,看它目前的支持就知道了: (1)Servlets/JSP (2)EJB (3)HTTP (注:说明不再需要Apache或者IIS等Web Server) 二、下载,安装下载地址为Orion Application Server官方站点:http://www.orionserver.com/,我下载的是Orion1.4版本。下载完,解压到一个目录,我这里用E:\Orion作为例子。三、配置 (1)根据Orion官方站点的安装说明,如果要支持JSP等技术的话,要将JDK的tools.jar复制到e:\orion目录下,tools.jar文件在你安装的JDK目录的lib子目录下。到现在,其实已经成功了缺省的配置了,如果你的80端口没有被占用,而且你也想用80作为端口的话,你到这里已经完成了,否则,请继续下面的配置。 (2)配置端口在E:\orion\config目录下有个default-web-site.xml文件,找到文件中下面行:将这行改为:注意,我这里使用的是8008端口。四、测试(1)启动Orion:在Orion目录下,command方式运行:java -jar orion.jar将出现Orion/x.x.x initialized,我这里版本是1.4所以显示:Orion/1.4.0 initialized到此,说明你已经成功了。(2)执行jsp文件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8008/出现:Orion Application Server 1.4.0 – Up and running,下面有JSP examples你可以试着运行。 十天学会JAVA之第二天Tomcat安装,JAVA/JSP学习系列之二(Tomcat安装) 一、前言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执行JSP和Servlet,Tomcat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Tomcat是Apache组织的产品,sun公司对它的支持也相当不错。 二、下载,安装 下载地址为JAVA官方站点:jakarta.apache.org,国内也比较多。从这个地址可以下载:http://jakarta.apache.org/builds/tomcat/release/,我下载的是Tomcat32b4版本。 下载完,解压到一个目录,我这里用F:\tomcat32b4作为例子。三、配置 桌面上选择“我的电脑”(右键) 高级 环境变量 在“系统变量”—>“新建” 在变量名中输入:JAVA_HOME,变量值中输入:F:\JDK13然后确定; 在“系统变量”—>“新建” 在变量名中输入:TOMCAT_HOME,变量值中输入:F:\tomcat32b4然后确定;好了,配置完了,要重新启动计算机后,环境变量才能有效的。注意,对于Tomcat其他设置,如果没有必要,是可以不改的,我这里讲的都是最简单而可行的方法,如果对你的改动没有把握,还是建议不要改动。四、测试 (1)启动tomcat:在F:\tomcat32b4\bin下有一个:startup.bat,运行它,将出现一个Dos窗口。 (2)浏览 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8080/看看有什么效果(Tomcat默认端口为8080,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你可以改动的),是不是可以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猫(其实,我个人认为,无论从颜色还是样子,更象一只老虎) (3)运行 在这个页面有JSP Examples和 Servlet Examples, 好了,自己测试运行它们吧。 (4)退出tomcat在F:\tomcat32b4\bin下有一个:shutdown.bat,运行它,将关闭Dos窗口(如果坚持直接关闭这个DOS窗口也是可以的,但是,既然有这个shutdown.bat,应该有它存在的理由)。
View Details一、前言 JDK(Java Development Kit )是一切java应用程序的基础,可以说,所有的java应用程序是构建在这个之上的。它是一组API,也可以说是一些java Class。目前已经正式发布的最新版本是JDK1.3。考虑到我对linux不熟悉,而且大多数都是在MS系统下,所以,在这里我用的是win2000。 二、下载,安装 下载地址为JAVA官方站点:java.sun.com,国内也到处都是。 Windows下,直接运行.exe文件,安装到一个目录,我这里用F:\jdk13作为例子。三、配置 桌面上选择“我的电脑”(右键) 高级 环境变量 在“系统变量”—>“新建” 在变量名中输入:CLASSPATH,变量值中输入:F:\JDK13\LIB\dt.JAR;F:\JDK13\LIB\TOOLS.JAR;F:\JDK13\BIN;然后确定;好了,配置完了,要重新启动计算机后,环境变量才能有效的。四、测试 (1)用文本编辑器写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这个例子就是著名的“Hello World”,它的功能就是显示“Hello World”。注意:该文件名称必须为“HelloWorld.java”,大小写也区分。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就是和public class后的名字一样的。 (2)编译:在dos命令提示符下执行:(注意大小写) javac HelloWorld.java 如果正常的话,将生成HelloWorld.class文件。 (3)运行:在dos命令提示符下执行:(注意大小写) java HelloWorld这里有一个java初学者很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不怕笑话,我也是)就是输入:java HelloWorld.class多了后面的.class,一定要注意,否则会出现下面的错误: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HelloWorld/class(本人猜想,是不是java翻译“.”的时候换成了“/”,或者是其他的本人不知道的原因)好了,运行java HelloWorld应该会出现伟大的“Hello World”了。到这一步,你已经成功配置好了JDK,可以开始漫长而痛苦(对于象我一样的,以前不懂java的朋友来说,可以用“痛苦”来形容,不理解的概念,不熟悉的java api…,不过,不要急,我将和大家一起慢慢入门,慢慢提高… …)的Java过程了。 十天学会JAVA之第二天Tomcat安装,JAVA/JSP学习系列之二(Tomcat安装) 一、前言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执行JSP和Servlet,Tomcat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Tomcat是Apache组织的产品,sun公司对它的支持也相当不错。 二、下载,安装 下载地址为JAVA官方站点:jakarta.apache.org,国内也比较多。从这个地址可以下载:http://jakarta.apache.org/builds/tomcat/release/,我下载的是Tomcat32b4版本。 下载完,解压到一个目录,我这里用F:\tomcat32b4作为例子。三、配置 桌面上选择“我的电脑”(右键) 高级 环境变量 在“系统变量”—>“新建” 在变量名中输入:JAVA_HOME,变量值中输入:F:\JDK13然后确定; 在“系统变量”—>“新建” 在变量名中输入:TOMCAT_HOME,变量值中输入:F:\tomcat32b4然后确定;好了,配置完了,要重新启动计算机后,环境变量才能有效的。注意,对于Tomcat其他设置,如果没有必要,是可以不改的,我这里讲的都是最简单而可行的方法,如果对你的改动没有把握,还是建议不要改动。四、测试 (1)启动tomcat:在F:\tomcat32b4\bin下有一个:startup.bat,运行它,将出现一个Dos窗口。 (2)浏览 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8080/看看有什么效果(Tomcat默认端口为8080,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你可以改动的),是不是可以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猫(其实,我个人认为,无论从颜色还是样子,更象一只老虎) (3)运行 在这个页面有JSP Examples和 Servlet Examples, 好了,自己测试运行它们吧。 (4)退出tomcat在F:\tomcat32b4\bin下有一个:shutdown.bat,运行它,将关闭Dos窗口(如果坚持直接关闭这个DOS窗口也是可以的,但是,既然有这个shutdown.bat,应该有它存在的理由)。
View Details学习目的:学会用PHP上传文件和发邮件 上传文件表单必须加上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和 <input type="file" name="file"> 下面看一下代码: $f=&$HTTP_POST_FILES['file']; $dest_dir=’uploads';//设定上传目录 $dest=$dest_dir.’/'.date("ymd")."_".$f['name'];//我这里设置文件名为日期加上文件名避免重复 $r=move_uploaded_file($f['tmp_name'],$dest); chmod($dest, 0755);//设定上传的文件的属性 上传的文件名为date("ymd")."_".$f['name'] ,可以在以后插入到数据库的时候用到,PHP实际上是把你上传的文件从临时目录移动到指定目录。move_uploaded_file($f['tmp_name'],$dest);这是关键 至于发邮件就更加简单,可以使用mail()函数 mail("收件人地址","主题","正文","From:发件人\r\nReply-to:发件人的地址"); 不过mail()需要服务器的支持,在WINDOWS下还需要配置SMTP服务器,一般来说外面的LINUX空间都行。 好像上传文件和发邮件比ASP简单很多,只要调用函数就可以了。ASP还需要用到服务器的不同组件比如FSO、JMAIL什么的。 十天学会PHP说到这里了,我的三大系列文章都用《十天学会》作为名字,想告诉大家的是ASP,PHP,ASP.NET入门都可以是十天,但是精通决不是十天啊,还需要大家自己去研究。
View Details学习目的:注意事项 因为我是先学ASP的,所以再做PHP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地方需要适应。 1、注意不要漏了分号 2、注意不要漏了变量前的$ 3、使用SESSION的时候注意不要遗漏session_start(); 如果发生错误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如果是SQL语句出错,就注释了然后输出SQL语句,注意也要注释调后续的执行SQL语句 2、如果是变量为空,大多是没有传递到位,输出变量检查一下,检查一下表单的id和name 3、如果是数据库连接出错,检查是否正确打开MY SQL和是否遗漏了连接语句 4、注意缩进,排除括号不区配的错误 在做大网站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先构建数据库,确定每一个字段的作用,和表之间的关系。然后设计后台界面,从添加数据开始做起,因为添加是否成功可以直接到数据库里面验证,做好了添加再做显示的页面,最后才是两者的结合。一般来说后台就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和显示,后台没有问题了,前台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前台还需要注意安全性和容错还有就是输出格式。 好了,今天说到这里,明天说一下如果用PHP上传文件和发邮件。
View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