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最初只支持ASCII编码,但是后来为了支持其他语言中的字符(比如汉字)以及一些特殊字符(比如€),就引入了Unicode字符集。基于Unicode字符集的编码方式有很多,比如UTF-7、UTF-8、Unicode以及UTF-32。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一个文本文件的前几个字节是用来指定该文件的编码方式的。如果你使用NotePad或WordPad来打开一个文本文件,你并不用担心该文件的编码方式,因为这些应用程序会先读取文件的前几个字节来确定该文件的编码方式,然后用正确的编码将文本中的每个字符显示出来。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当用NotePad记事本保存一个文档时,可以选择的编码(Encoding)方式有哪些。 用.Net读取文本文件或写入文本文件,你都不须要担心编码方式。.Net已经将这些封装好了。在读取一个文本文件的时候,如果你已经知道文本使用的是什么编码方式,你可以指定使用哪种编码方式读取文本,否则如果不指定编码方式,.Net会读取文本的前几个字节来确定使用哪种编码方式读取文件内容的。在写入文本文件的时候,你也可以指定你想使用的编码方式。如果你没有指定编码,.Net会根据写入的文本是否含有特殊字符来决定编码方式。如果没有特殊字符,就采用ASCII编码,如果有特殊字符,就采用UTF-8编码。 (一) 读取文件 如果你要读取的文件内容不是很多,可以使用 File.ReadAllText(FilePath) 或指定编码方式 File.ReadAllText(FilePath, Encoding)的方法。它们都一次将文本内容全部读完,并返回一个包含全部文本内容的字符串 string str = File.ReadAllText(@"c:\temp\ascii.txt"); // 也可以指定编码方式 string str2 = File.ReadAllText(@"c:\temp\ascii.txt", Encoding.ASCII); 也可以使用方法File.ReadAllLines。该方法返回一个字符串数组。每一行都是一个数组元素。 string[] strs = File.ReadAllLines(@"c:\temp\ascii.txt"); // 也可以指定编码方式 string[] strs2 = File.ReadAllLines(@"c:\temp\ascii.txt", Encoding.ASCII); 当文本的内容比较大时,我们就不要将文本内容一次读完,而应该采用流(Stream)的方式来读取内容。.Net为我们封装了StreamReader类。初始化StreamReader类有很多种方式。下面我罗列出几种 StreamReader sr1 = new StreamReader(@"c:\temp\utf-8.txt"); // 同样也可以指定编码方式 StreamReader sr2 = new StreamReader(@"c:\temp\utf-8.txt", Encoding.UTF8); FileStream fs = new FileStream(@"C:\temp\utf-8.txt", FileMode.Open, FileAccess.Read, FileShare.None); StreamReader sr3 = new StreamReader(fs); StreamReader sr4 = new StreamReader(fs, Encoding.UTF8); FileInfo myFile = new FileInfo(@"C:\temp\utf-8.txt"); // OpenText 创建一个UTF-8 编码的StreamReader对象 StreamReader sr5 = myFile.OpenText(); // OpenText 创建一个UTF-8 编码的StreamReader对象 StreamReader sr6 = File.OpenText(@"C:\temp\utf-8.txt"); 初始化完成之后,你可以每次读一行,也可以每次读一个字符 ,还可以每次读几个字符,甚至也可以一次将所有内容读完。 // 读一行 string nextLine = sr.ReadLine(); // 读一个字符 int nextChar = sr.Read(); // 读100个字符 int nChars = 100; char[] charArray = new char[nChars]; int nCharsRead = sr.Read(charArray, 0, nChars); // 全部读完 string restOfStream = sr.ReadToEnd(); 使用完StreamReader之后,不要忘记关闭它: sr.Closee(); 假如我们需要一行一行的读,将整个文本文件读完,下面看一个完整的例子: StreamReader sr = File.OpenText(@"C:\temp\ascii.txt"); string nextLine; while ((nextLine = sr.ReadLine()) != null) { Console.WriteLine(nextLine); } sr.Close(); (二) 写入文件 写文件和读文件一样,如果你要写入的内容不是很多,可以使用File.WriteAllText方法来一次将内容全部写如文件。如果你要将一个字符串的内容写入文件,可以用File.WriteAllText(FilePath) 或指定编码方式 File.WriteAllText(FilePath, Encoding)方法。 string str1 = "Good Morning!"; File.WriteAllText(@"c:\temp\test\ascii.txt", str1); // 也可以指定编码方式 File.WriteAllText(@"c:\temp\test\ascii-2.txt", str1, Encoding.ASCII); 如果你有一个字符串数组,你要将每个字符串元素都写入文件中,可以用File.WriteAllLines方法: string[] strs = {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 File.WriteAllLines(@"c:\temp\ascii.txt", strs); File.WriteAllLines(@"c:\temp\ascii-2.txt", strs, Encoding.ASCII); 使用File.WriteAllText或File.WriteAllLines方法时,如果指定的文件路径不存在,会创建一个新文件;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则会覆盖原文件。 当要写入的内容比较多时,同样也要使用流(Stream)的方式写入。.Net封装的类是StreamWriter。初始化StreamWriter类同样有很多方式: // 如果文件不存在,创建文件; 如果存在,覆盖文件 StreamWriter sw1 = new StreamWriter(@"c:\temp\utf-8.txt"); // 也可以指定编码方式 // true 是 append text, false 为覆盖原文件 StreamWriter sw2 = new StreamWriter(@"c:\temp\utf-8.txt", true, Encoding.UTF8); // FileMode.CreateNew: 如果文件不存在,创建文件;如果文件已经存在,抛出异常 FileStream fs = new FileStream(@"C:\temp\utf-8.txt", FileMode.CreateNew, FileAccess.Write, FileShare.Read); // UTF-8 为默认编码 StreamWriter sw3 = new StreamWriter(fs); StreamWriter sw4 = new StreamWriter(fs, Encoding.UTF8); // 如果文件不存在,创建文件; 如果存在,覆盖文件 FileInfo myFile = new FileInfo(@"C:\temp\utf-8.txt"); StreamWriter sw5 = myFile.CreateText(); 初始化完成后,可以用StreamWriter对象一次写入一行,一个字符,一个字符数组,甚至一个字符数组的一部分。 // 写一个字符 sw.Write('a'); // 写一个字符数组 char[] charArray = new char[100]; // initialize these characters sw.Write(charArray); // 写一个字符数组的一部分 sw.Write(charArray, 10, 15); 同样,StreamWriter对象使用完后,不要忘记关闭。sw.Close(); 最后来看一个完整的使用StreamWriter一次写入一行的例子: FileInfo myFile = new FileInfo(@"C:\temp\utf-8.txt"); StreamWriter sw = myFile.CreateText(); string[] strs = { "早上好", "下午好" }; foreach (var s in strs) { sw.WriteLine(s); } sw.Close(); 转自:http://www.cnblogs.com/jfzhu/archive/2012/11/16/2772576.html
View Detailsopenfiledialog的使用方法 OpenFileDialog file = new OpenFileDialog(); //file.Title = “打开(Open)”;//弹出对话框的框名称 //file.Filter = “文本文件(*.txt)|*.txt”;//限制弹出对话框显示文本类型 //file.Filter = “所有文件(*.*)|*.*”;//限制弹出对话框显示文件类型 file.ShowDialog(); textBox2.Text = file.SafeFileName; ————————————— folderbrowserdialog的使用方法 FolderBrowserDialog fbd = new FolderBrowserDialog(); //fbd.SelectedPath = @”F:….”;//设置当前选择的路径 //fbd.ShowNewFolderButton = false;//是否显示新建文件夹按钮 //fbd.Description = “請選擇您將要匯出的路徑”;//描述弹出框功能 //fbd.RootFolder = Environment.SpecialFolder.Personal;//打开到个人文件夹 fbd.ShowDialog(); textBox1.Text = fbd.SelectedPath;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2de80301010ak3.html
View Details问题如题。 解决:安装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 后,并且软件的提交操作中只有重启和取消两种操作,如果点击重启,根本不会对硬盘分区,就直接重启了。如果点击取消,则根本不会出现任何操作。无论对分区怎么操作都是重启,在重启时报错: Abnormal Termination..Abnormal Termination的意思是“异常终止”,说明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 10.00.2160没有办法完成分区操作就已经终止了修改方法看这里:注册表中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下有个主键:BootExecute,它原来的值是:autocheck autochk *但安装了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 中文版后,它变成了autocheck autochk *autopartntautopartntautopartnt把新增的三个autopartnt删除,恢复成:autocheck autochk *,再进行分区修改就正确了如果安装了Pqmagic在出错后每次启动出错,应该也是修改这个地方
View Details自从安装了ssh工具后,可爱的ping命令就不能用了,真郁闷…… 然后就把ssh工具卸载了,还是不能用,于是百度~解决。 原因:某些软件把自己添加到环境变量中时,却把系统的环境变量覆盖了,重新把系统的环境变量加上就可以了: %SystemRoot%\system32;%SystemRoot%;%SystemRoot%\system32\WBEM
View Details服务,是指执行指定系统功能的程序、例程或进程,以便支持其他程序,尤其是低层(接近硬件)程序。其实,服务就是一种特殊的应用程序,它从服务启动开始就一直处于运行状态,而普通应用程序在运行之后就处于休眠状态,直到用户再次对其进行操作;在WinXP里,服务是在系统加载以后就自动启动的,而不需要登陆,但自动运行的普通应用程序是在WinXP加载并登录以后才执行的。 对于安装服务,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一:安装可以作为服务运行的程序成为WinXP的服务; 情况二:安装不可以作为服务运行的程序(即普通的应用程序)成为WinXP的服务。 使用安装工具:srvinstw.exe和srvany.exe,Win2000资源工具包中提供的工具; 下面是手工添加服务的方法,适用找不到添加工具的时候手工添加服务。 通过修改注册表来添加服务: 在注册表编辑器,展开分支“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在右侧窗格中显示的就是本机安装的服务项。如果要新建服务,只须点击“编辑→新建→项”,然后为此项命名,如“test”;然后右击该项,选择“新建→字符串值”或“新建→Dword值”即可。 添加一个服务项目具体需要添加的键值如下: “DisplayName”,字符串值,对应服务名称; “Description”,字符串值,对应服务描述; “ImagePath”,字符串值,对应该服务程序所在的路径; “ObjectName”,字符串值,值为“LocalSystem”,表示本地登录; “ErrorControl”,Dword值,值为“1”; “Start”,Dword值,值为2表示自动运行,值为3表示手动运行,值为4表示禁止; “Type”,Dword值,应用程序对应10,其它对应20。 另外,还要在“test”项下新建一个“Enum”项。如果有些必须通过srvany来加载的还必须添加另外的Parameters子项在该项中提供详细的要加为服务的程序所在的路径。而上面的那个路径就需要指到srvany所在的路径。 上面提到的是如何添加服务,怎么删除windows服务呢,请继续看: 一、Windows服务 Windows服务也称为Windows Service,它是Windows操作系统和Windows网络的基础,属于系统核心的一部分,它支持着整个Windows的各种操作。诸如DNS客户端、打印程序、Windows更新服务、计划任务、Windows时间服务、告警器等服务,它们关系到机器能否正确运行。如果不能适当地管理这些服务,就会影响到机器的正常操作。 一个服务首先是一个Win32可执行程序,或者是是rundll32.exe来运行一个.dll的方式形成的进程。 跟普通应用程序不一样,如打开WORD,有一个界面出来,但服务没有用户界面。也不能通过直接双击运行相应的.exe程序来运行。那Windows又是如何控制一个服务的? Windows的服务由更上一级的services.exe这个服务来管理,由它来管理,负责进行服务的启动、停止、运行,暂停等。我们最常用的操作就是通过Windows的服务MMC界面来完成相关操作。 二、如何删除Windows服务 现在的流氓软件,越来越多把自己注册为一个服务。在Hijackthis的扫描日志中,一般会把非Windows系统的服务以023的方式列出来,如下面这段: O23 – 未知 – Service: BKMARKS [提供传输协议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有效维护数据传输中的安全及完整。] – C:\WINDOWS\SYSTEM32\RUNDLL.EXE O23 – 未知 – Service: ewido anti-spyware 4.0 guard [ewido anti-spyware 4.0 guard] – D:\Program Files\ewido anti-spyware 4.0\guard.exe O23 – 未知 – Service: KSD2Service [KSD2Service] – C:\WINDOWS\system32\SVCH0ST.exe 对于这些流氓软件,需要删除相关的.exe文件,使它不能再运行,或者直接清除这个服务本身,使计算机重启的时候,它不会再启动。 删除的办法有两个: 办法一: 用sc.exe这个Windows命令 开始——运行——cmd.exe,然后输入sc就可以看到了。使用办法很简单:sc delete “服务名”(如sc deleteService 83F9085F) 如针对上面的: sc delete KSD2Service 方法二:直接进行注册表编辑(不推荐)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下面的键值: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一般服务会以相同的名字在这里显示一个主健,直接删除相关的键值便可。(HKEY_CURRENT_USER\SYSTEM \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 下可能也有,可在注册表中查找删除) 三、特殊情况 1、如果服务显示的是rundll32.exe,并且这个文件是位于system32目录下,那么就不能删除这个rundll32.exe文件,它是Windows系统的文件。这时只要清除相关的服务就可以了 2、如果一个服务删除了马上又自动建立了,说明后台有进程在监视、保护。需要先在进程管理器中杀掉相应的进程,或者启动后按F8,到安全模式下删除。 转自:http://www.8844.com/html/IT_jiaocheng/ruanjian/chengxu/Windows/system/2011/10-21/378635.html
View Details条件:本人使用的是Chew-WGA.0.9破解的server 2008 r2 ,这个能照下面的开启win7主题和aero peek桌面预览 使用SK_Patch_v1_R2_Final破解的是oem完美激活,可惜此windows版本不支持主题 下列是说Chew-WGA.0.9破解的r2办法 1.管理工具—-服务管理器—功能—-添加功能—–打勾桌面体验(安装MediaPlayer和Windows7的功能部件)—-装完重启 2.管理工具—服务—启用Themes服务C:\windows\system32\svchost.exe,以后开启选自动! 3.鼠标右击桌面—个性化—选择使用Aero主题 4.把你的显卡驱动装好才能在性能设置里出现Aero Peek桌面预览题项选,本人使用的是艾尔莎8600GT显卡,不知道是否对显卡要求高不高,不过显卡驱动没装之前高级系统设置里你别想见到此项.哈哈顺手也把声卡驱动也装了,并在服务开启Windows Audio服务,并设置为自动. 5..计算机右击鼠标属性—–高级系统设置—-高级—-性能设置—-自定义—-钩选(启用Aero主题)—-结果在任务栏属性也就可以看到Aero Peek预览桌面是启用可选的. 6.修改Aero Peek桌面预览速度:运行—–cmd—-regedt32—-打开注册表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下面新建DWORDS(32位)键值—命名Desktop Livel Preview Hover Time—-键值是500-2000(十进制) PS:已经开启过aero peek桌面预览的,觉得没过动过什么,却突然用不了aero peek了? 或者在高级设置里没法见到aero peek那项 解决办法:个性化—–更改主题重新选取Aero主题—–进去高级设置那就能见到aero peek那项了,点选,开启了aero peek后,你再更改桌面背影,选取多张图片,可以桌面幻灯片10秒—-1天多项选择更换桌面的图片! 转自:http://hi.baidu.com/manhaosslove/item/22d508882a69c85ee63d191d
View DetailsCase具有两种格式。简单Case函数和Case搜索函数。 –简单Case函数 CASE sex WHEN ’1′ THEN ’男’ WHEN ’2′ THEN ’女’ ELSE ’其他’ END –Case搜索函数 CASE WHEN sex = ’1′ THEN ’男’ WHEN sex = ’2′ THEN ’女’ ELSE ’其他’ END 这两种方式,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简单Case函数的写法相对比较简洁,但是和Case搜索函数相比,功能方面会有些限制,比如写判断式。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Case函数只返回第一个符合条件的值,剩下的Case部分将会被自动忽略。 –比如说,下面这段SQL,你永远无法得到“第二类”这个结果 CASE WHEN col_1 IN ( ’a', ’b') THEN ’第一类’ WHEN col_1 IN (‘a’) THEN ’第二类’ ELSE’其他’ END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使用Case函数都能做些什么事情。 一,已知数据按照另外一种方式进行分组,分析。 有如下数据:(为了看得更清楚,我并没有使用国家代码,而是直接用国家名作为Primary Key) 国家(country)人口(population) 中国600 美国100 加拿大100 英国200 法国300 日本250 德国200 墨西哥50 印度250 根据这个国家人口数据,统计亚洲和北美洲的人口数量。应该得到下面这个结果。 洲人口 亚洲1100 北美洲250 其他700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生成一个带有洲Code的View,是一个解决方法,但是这样很难动态的改变统计的方式。 如果使用Case函数,SQL代码如下: SELECT SUM(population), CASE country WHEN ’中国’ THEN ’亚洲’ WHEN ’印度’ THEN ’亚洲’ WHEN ’日本’ THEN ’亚洲’ WHEN ’美国’ THEN ’北美洲’ WHEN ’加拿大’ THEN ’北美洲’ WHEN ’墨西哥’ THEN ’北美洲’ ELSE ’其他’ END FROM Table_A GROUP BY CASE country WHEN ’中国’ THEN ’亚洲’ WHEN ’印度’ THEN ’亚洲’ WHEN ’日本’ THEN ’亚洲’ WHEN ’美国’ THEN ’北美洲’ WHEN ’加拿大’ THEN ’北美洲’ WHEN ’墨西哥’ THEN ’北美洲’ ELSE ’其他’ END;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判断工资的等级,并统计每一等级的人数。SQL代码如下; SELECT CASE WHEN salary <= 500 THEN ’1′ WHEN salary > 500 AND salary <= 600 THEN ’2′ WHEN salary > 600 AND salary <= 800 THEN ’3′ WHEN salary > 800 AND salary <= 1000 THEN ’4′ ELSE NULL END salary_class, COUNT(*) FROM Table_A GROUP BY CASE WHEN salary <= 500 THEN ’1′ WHEN salary > 500 AND salary <= 600 THEN ’2′ WHEN salary > 600 AND salary <= 800 THEN ’3′ WHEN salary > 800 AND salary <= 1000 THEN ’4′ ELSE NULL END; 二,用一个SQL语句完成不同条件的分组。 有如下数据 国家(country)性别(sex)人口(population) 中国1 340 中国2 260 美国1 45 美国2 55 加拿大1 51 加拿大2 49 英国1 40 英国2 60 按照国家和性别进行分组,得出结果如下 国家男女 中国340 260 美国45 55 加拿大51 49 英国40 60 普通情况下,用UNION也可以实现用一条语句进行查询。但是那样增加消耗(两个Select部分),而且SQL语句会比较长。 […]
View Details1、 首先要搞明白什么叫执行计划? 执行计划是数据库根据SQL语句和相关表的统计信息作出的一个查询方案,这个方案是由查询优化器自动分析产生的,比如一条SQL语句如果用来从一个10万条记录的表中查1条记录,那查询优化器会选择“索引查找”方式,如果该表进行了归档,当前只剩下5000条记录了,那查询优化器就会改变方案,采用“全表扫描”方式。 可见,执行计划并不是固定的,它是“个性化的”。产生一个正确的“执行计划”有两点很重要: (1) SQL语句是否清晰地告诉查询优化器它想干什么? (2) 查询优化器得到的数据库统计信息是否是最新的、正确的? 2、 统一SQL语句的写法 对于以下两句SQL语句,程序员认为是相同的,数据库查询优化器认为是不同的。 select * from dual select * From dual 其实就是大小写不同,查询分析器就认为是两句不同的SQL语句,必须进行两次解析。生成2个执行计划。所以作为程序员,应该保证相同的查询语句在任何地方都一致,多一个空格都不行! 3、 不要把SQL语句写得太复杂 我经常看到,从数据库中捕捉到的一条SQL语句打印出来有2张A4纸这么长。一般来说这么复杂的语句通常都是有问题的。我拿着这2页长的SQL语句去请教原作者,结果他说时间太长,他一时也看不懂了。可想而知,连原作者都有可能看糊涂的SQL语句,数据库也一样会看糊涂。 一般,将一个Select语句的结果作为子集,然后从该子集中再进行查询,这种一层嵌套语句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根据经验,超过3层嵌套,查询优化器就很容易给出错误的执行计划。因为它被绕晕了。像这种类似人工智能的东西,终究比人的分辨力要差些,如果人都看晕了,我可以保证数据库也会晕的。 另外,执行计划是可以被重用的,越简单的SQL语句被重用的可能性越高。而复杂的SQL语句只要有一个字符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解析,然后再把这一大堆垃圾塞在内存里。可想而知,数据库的效率会何等低下。 4、 使用“临时表”暂存中间结果 简化SQL语句的重要方法就是采用临时表暂存中间结果,但是,临时表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将临时结果暂存在临时表,后面的查询就在tempdb中了,这可以避免程序中多次扫描主表,也大大减少了程序执行中“共享锁”阻塞“更新锁”,减少了阻塞,提高了并发性能。 5、 OLTP系统SQL语句必须采用绑定变量 select * from orderheader where changetime > ‘2010-10-20 00:00:01’ select * from orderheader where changetime > ‘2010-09-22 00:00:01’ 以上两句语句,查询优化器认为是不同的SQL语句,需要解析两次。如果采用绑定变量 select * from orderheader where changetime > @chgtime @chgtime变量可以传入任何值,这样大量的类似查询可以重用该执行计划了,这可以大大降低数据库解析SQL语句的负担。一次解析,多次重用,是提高数据库效率的原则。 6、 绑定变量窥测 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绑定变量对大多数OLTP处理是适用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在where条件中的字段是“倾斜字段”的时候。 “倾斜字段”指该列中的绝大多数的值都是相同的,比如一张人口调查表,其中“民族”这列,90%以上都是汉族。那么如果一个SQL语句要查询30岁的汉族人口有多少,那“民族”这列必然要被放在where条件中。这个时候如果采用绑定变量@nation会存在很大问题。 试想如果@nation传入的第一个值是“汉族”,那整个执行计划必然会选择表扫描。然后,第二个值传入的是“布依族”,按理说“布依族”占的比例可能只有万分之一,应该采用索引查找。但是,由于重用了第一次解析的“汉族”的那个执行计划,那么第二次也将采用表扫描方式。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绑定变量窥测”,建议对于“倾斜字段”不要采用绑定变量。 7、 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begin tran SQL Server中一句SQL语句默认就是一个事务,在该语句执行完成后也是默认commit的。其实,这就是begin tran的一个最小化的形式,好比在每句语句开头隐含了一个begin tran,结束时隐含了一个commit。 有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显式声明begin tran,比如做“插、删、改”操作需要同时修改几个表,要求要么几个表都修改成功,要么都不成功。begin tran 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它可以把若干SQL语句套在一起执行,最后再一起commit。好处是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但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无缺的。Begin tran付出的代价是在提交之前,所有SQL语句锁住的资源都不能释放,直到commit掉。 可见,如果Begin tran套住的SQL语句太多,那数据库的性能就糟糕了。在该大事务提交之前,必然会阻塞别的语句,造成block很多。 Begin tran使用的原则是,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begin tran 套住的SQL语句越少越好!有些情况下可以采用触发器同步数据,不一定要用begin tran。 8、 一些SQL查询语句应加上nolock 在SQL语句中加nolock是提高SQL Server并发性能的重要手段,在oracle中并不需要这样做,因为oracle的结构更为合理,有undo表空间保存“数据前影”,该数据如果在修改中还未commit,那么你读到的是它修改之前的副本,该副本放在undo表空间中。这样,oracle的读、写可以做到互不影响,这也是oracle广受称赞的地方。SQL Server 的读、写是会相互阻塞的,为了提高并发性能,对于一些查询,可以加上nolock,这样读的时候可以允许写,但缺点是可能读到未提交的脏数据。使用nolock有3条原则。 (1) 查询的结果用于“插、删、改”的不能加nolock ! (2) 查询的表属于频繁发生页分裂的,慎用nolock ! (3) 使用临时表一样可以保存“数据前影”,起到类似oracle的undo表空间的功能, 能采用临时表提高并发性能的,不要用nolock 。 9、 聚集索引没有建在表的顺序字段上,该表容易发生页分裂 比如订单表,有订单编号orderid,也有客户编号contactid,那么聚集索引应该加在哪个字段上呢?对于该表,订单编号是顺序添加的,如果在orderid上加聚集索引,新增的行都是添加在末尾,这样不容易经常产生页分裂。然而,由于大多数查询都是根据客户编号来查的,因此,将聚集索引加在contactid上才有意义。而contactid对于订单表而言,并非顺序字段。 比如“张三”的“contactid”是001,那么“张三”的订单信息必须都放在这张表的第一个数据页上,如果今天“张三”新下了一个订单,那该订单信息不能放在表的最后一页,而是第一页!如果第一页放满了呢?很抱歉,该表所有数据都要往后移动为这条记录腾地方。 SQL Server的索引和Oracle的索引是不同的,SQL Server的聚集索引实际上是对表按照聚集索引字段的顺序进行了排序,相当于oracle的索引组织表。SQL Server的聚集索引就是表本身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它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也正因为此,插入一条记录,它的位置不是随便放的,而是要按照顺序放在该放的数据页,如果那个数据页没有空间了,就引起了页分裂。所以很显然,聚集索引没有建在表的顺序字段上,该表容易发生页分裂。 曾经碰到过一个情况,一位哥们的某张表重建索引后,插入的效率大幅下降了。估计情况大概是这样的。该表的聚集索引可能没有建在表的顺序字段上,该表经常被归档,所以该表的数据是以一种稀疏状态存在的。比如张三下过20张订单,而最近3个月的订单只有5张,归档策略是保留3个月数据,那么张三过去的15张订单已经被归档,留下15个空位,可以在insert发生时重新被利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空位可以利用,就不会发生页分裂。但是查询性能会比较低,因为查询时必须扫描那些没有数据的空位。 重建聚集索引后情况改变了,因为重建聚集索引就是把表中的数据重新排列一遍,原来的空位没有了,而页的填充率又很高,插入数据经常要发生页分裂,所以性能大幅下降。 对于聚集索引没有建在顺序字段上的表,是否要给与比较低的页填充率?是否要避免重建聚集索引?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10、加nolock后查询经常发生页分裂的表,容易产生跳读或重复读 加nolock后可以在“插、删、改”的同时进行查询,但是由于同时发生“插、删、改”,在某些情况下,一旦该数据页满了,那么页分裂不可避免,而此时nolock的查询正在发生,比如在第100页已经读过的记录,可能会因为页分裂而分到第101页,这有可能使得nolock查询在读101页时重复读到该条数据,产生“重复读”。同理,如果在100页上的数据还没被读到就分到99页去了,那nolock查询有可能会漏过该记录,产生“跳读”。 上面提到的哥们,在加了nolock后一些操作出现报错,估计有可能因为nolock查询产生了重复读,2条相同的记录去插入别的表,当然会发生主键冲突。 11、使用like进行模糊查询时应注意 有的时候会需要进行一些模糊查询比如 select * from contact where username like ‘%yue%’ 关键词%yue%,由于yue前面用到了“%”,因此该查询必然走全表扫描,除非必要,否则不要在关键词前加%, 12、数据类型的隐式转换对查询效率的影响 sql server2000的数据库,我们的程序在提交sql语句的时候,没有使用强类型提交这个字段的值,由sql server 2000自动转换数据类型,会导致传入的参数与主键字段类型不一致,这个时候sql server 2000可能就会使用全表扫描。Sql2005上没有发现这种问题,但是还是应该注意一下。 13、SQL Server 表连接的三种方式 (1) Merge Join (2) Nested Loop Join (3) Hash Join SQL Server 2000只有一种join方式——Nested Loop Join,如果A结果集较小,那就默认作为外表,A中每条记录都要去B中扫描一遍,实际扫过的行数相当于A结果集行数x B结果集行数。所以如果两个结果集都很大,那Join的结果很糟糕。 SQL Server 2005新增了Merge Join,如果A表和B表的连接字段正好是聚集索引所在字段,那么表的顺序已经排好,只要两边拼上去就行了,这种join的开销相当于A表的结果集行数加上B表的结果集行数,一个是加,一个是乘,可见merge join 的效果要比Nested Loop Join好多了。 如果连接的字段上没有索引,那SQL2000的效率是相当低的,而SQL2005提供了Hash join,相当于临时给A,B表的结果集加上索引,因此SQL2005的效率比SQL2000有很大提高,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总结一下,在表连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连接字段尽量选择聚集索引所在的字段 (2) 仔细考虑where条件,尽量减小A、B表的结果集 (3) 如果很多join的连接字段都缺少索引,而你还在用SQL Server 2000,赶紧升级吧。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shuzhengyi/archive/2011/02/12/1952481.html
View Details最近看到一个SQL Server的小例子,发现完全可以作为SQL server的一道入门面试题。题目如下: 例:有一合同表Contract Id Name Total buget 1 合同名称 100 102,22 2 合同名称2 300 ,102,22, 3 合同名称3 200 103,23, 要求:用SQL语句更新表的buget字段,如果前后没有”,”要加上”,”(即一个英文逗号)。(10分) 创建表数据: View Code use Testdb2 go IF NOT OBJECT_ID(‘[Contract]‘) ISNULL DROPTABLE [Contract] GO Createtable [Contract] (ID intprimarykey identity(1,1) ,[Name] nvarchar(50) null ,Total floatnull ,buget Nvarchar(500) null ) go insertinto [Contract] select‘合同名称’, 100,’102,22′ unionall select‘合同名称2′, 300,‘,102,22,’ unionall select‘合同名称3′, 300,’101,23,’ 分析:这道题乍看很简单,由于肯定用到Replace,所以很自然的结合left,right,从而得到以下语句 方法一: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buget whereleft(buget,1)=‘,’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buget+‘,’whereright(buget,1)=‘,’ 如果能写成一个 SQL语句,可以加1分。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casewhen (left(buget,1)!=‘,’andright (buget,1)!=‘,’) then‘,’+buget+‘,’ whenleft(buget,1)!=‘,’then‘,’+buget whenright(buget,1)!=‘,’then buget+‘,’ else buget end) 如果能从字符串的开关和结尾这个思路出发,结合Reverse,可以提到如下方法: 方法二: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buget where charindex(‘,’,buget)<>1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buget+‘,’where charindex(‘,’,reverse(buget))<>1 该方法,主要涉及charindex函数和reverse函数。 说实话,我当时就这两种思路,这也是SQL中常见的基本用法。但出人意料的第三种方法出现了。 方法三: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 = ‘,’+Buget+‘,’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 = REPLACE(Buget,‘,,’,‘,’) 解析:该方法最主要的亮点不在于语法的精妙,而在于其思路的异于常规。先给两边补上逗号,再替换双逗号为单逗号。这在实际编程中确实难能可贵。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事先思考过的话,这反映了解题者反应敏捷,思路开放。因此,至少可以再加3分。 当然,此语句其实还是有bug,比如如果原bug字段中间有两个逗号,那么在Replace时就会更新掉不应该更新的内容。不过,稍加修正,限定replace的范围即可, 受此思路启发,可以引申得到以下类似方法: 方法四: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 = substring(BuGet,2,len(BuGet)-1) wherecharindex(‘,’,buget)=1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 = substring(BuGet,1,len(BuGet)-1) wherecharindex(‘,’,reverse(buget))=1 UPDATE [contract] SET BuGet = ‘,’+BuGet+‘,’ 该方法是先去掉两边的逗号,再给每条记录加上逗号,比起方法三来,稍显繁琐,这也反衬了方法三的巧妙。 当然,也可以结合前面的思路稍作修正,这里就不再赘述,请读者自己思考。 感悟:释迦牟尼说过“人生需要经过六项修炼: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SQL编程,或C#、Java,甚至Javascrip的某个领域也是如此。技术是死的,思路是鲜活的,有时候,思路能轻易地突破技术很难实现的死角。到了一定程度时,会发现潜意识里已经被惯性思维塞满,而无法接受新鲜思维方式或思路,如果一段时间内持续如此,那么,我们应该警醒,把自己的头脑放空,把自己置于一个初学者的地位,重新开始“精进”的修炼!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downmoon/archive/2011/03/02/1968615.html
View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