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Java数据类型简介

目录

一、主方法

二、Java实现hello world

三、用static修饰的方法就是静态方法

四、编译java文件

1、通过javac编译java文件

2、执行编译后的java文件

3、如何运行class文件中的main方法

五、数据类型

1、四种整型

2、浮点型

3、char

4、boolean

六、数据类型默认值

1、基础数据类型默认值

2、代码实例

七、大数值

八、装箱与拆箱

九、特殊的转义字符


一、主方法

 

在main中使用了两个修饰符public和static,public修饰符使它可以从应用程序的任何地方访问被访问,静态修饰符使它成为一个类方法,可以直接用类名进行调用。

返回值为void,因为这个访问不需要返回值。

它的名字是main,参数是String[] args

二、Java实现hello world

需要插图

三、用static修饰的方法就是静态方法

需要插图

 

可以使用类名.方法名的形式访问static方法,但是不能访问非静态方法。

四、编译java文件

1、通过javac编译java文件

 

编译后的文件Test.class

 

2、执行编译后的java文件

输出结果:hello world

3、如何运行class文件中的main方法

假设如下目录有个class文件,并且里面有main方法:

E:\nezha\JavaseProject\com\nezha\javase\Test.class

首先进入cmd命令行:

 

也可以带参数运行:

 

五、数据类型

Java是一种强类型的语言,有8种基本类型,其中4种整型,2种浮点型,1种用于表示Unicode编码的字符单元的字符类型char、1种boolean型。

1、四种整型

  1. int     4字节   -2147483648~2147483647
  2. short 2字节   -32768~32767
  3. long  8字节   很大很大
  4. byte  1字节   -128~127

通常情况下int最常用,byte和short类型用于特定的应用场合,例如底层的文件处理或需要控制占用存储空间量的大数组。

长整型有一个后缀L或l(如123456789L)。十六进制数值有一个前缀0x或0X(如0xFFFF)。

八进制有一个前缀0,例如010表示八进制中的8。

2、浮点型

  1. double 8字节
  2. float 4字节

double的数值精度是float的两倍,double一般也可称作双精度浮点型。

一般都使用double,不使用float。

3、char

char类型表示单个字符。

char类型的字面量值要用单引号括起来。

例如’A’是编码值为65所对应的字符常量。它与"A"不同,"A"表示一个字符串A。

char类型可以表示为十六进制值,范围从\u0000到\Uffff。

4、boolean

boolean类型只有两个值,true和false。

一般用于逻辑判断、返回值。

六、数据类型默认值

1、基础数据类型默认值

数据类型 默认值
int 0
short 0
long 0
byte 0
double 0.0
float 0.0
char 0
boolean false

2、代码实例

 

char 默认值不是空;

char 类型默认初始化的值是 \u0000,即空格。

七、大数值

如果基本的整形和浮点数精度不能满足需求,可以使用java.math包中的BigInteger和BigDecimal。

BigInteger实现了任意精度的整数运算。

BigDecimal实现了任意精度的浮点数运算。

可以使用BigInteger.valueOf将整数类型转为BigInteger。

 

BigInteger中不能使用+、-、*、/。

只能使用add。

八、装箱与拆箱

在Java SE5之前,如果要生成一个数值为10的Integer对象,必须这样进行:

而在从Java SE5开始就提供了自动装箱的特性,如果要生成一个数值为10的Integer对象,只需要这样就可以了:

这个过程中会自动根据数值创建对应的 Integer对象,这就是装箱。

那什么是拆箱呢?顾名思义,跟装箱对应,就是自动将引用类型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简单一点说,装箱就是  自动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引用类型;拆箱就是自动将引用类型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下表是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引用类型:

九、特殊的转义字符

转义字符 含义
\b 退格
\t 制表
\n 换行
\r 回车
\" 双引号
\' 单引号
\\ 反斜杠

 

from:https://blog.csdn.net/guorui_java/article/details/12117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