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FTP(文件传输协议)全称是:Very Secure FTP Server。 Vsftpd是linux类操作系统上运行的ftp服务器软件。 vsftp提供三种登陆方式:1.匿名登录 2.本地用户登录 3.虚拟用户登录 vsftpd的特点:1.较高的安全性需求 2.带宽的限制 3.创建支持虚拟用户 4.支持IPV6 5.中等偏上的性能 6.可分配虚拟IP 7.高速 Ftp会话时采用了两种通道: 控制通道:与Ftp服务器进行沟通的通道,链接Ftp发送ftp指令都是通过控制通道来完成的。 数据通道:数据通道和Ftp服务器进行文件传输或则列表的通道 二、工作原理 Ftp协议中控制连接均是由客户端发起,而数据连接有两种工作方式:Port和Pasv方式 Port模式(主动模式)--> 默认 Ftp客户端首先和Ftp server的tcp 21端口建立连接,通过这个通道发送命令,客户端要接受数据的时候在这个通道上发送Port命令,Port命令包含了客户端用什么端口(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接受数据,在传送数据的时候,服务器端通过自己的TCP 20端口发送数据。这个时候数据连接由server向client建立一个连接。 Port交互流程: client端:client链接server的21端口,并发送用户名密码和一个随机在1024上的端口及port命令给server,表明采用主动模式,并开放那个随机的端口。 server端:server收到client发来的Port主动模式命令与端口后,会通过自己的20端口与client那个随机的端口连接后,进行数据传输。 Pasv模式(被动方式) 建立控制通道和Port模式类似,当客户端通过这个通道发送Pasv命令的时候,Ftp server打开了一个位于1024和5000之间的随机端口并且通知客户端在这个端口上进行传输数据请求,然后Ftp server将通过这个端口进行数据传输。这个时候数据连接由client向server建立连接。 Pasv交互流程 Clietn:client连接server的21号端口,发送用户名密码及pasv命令给server,表明采用被动模式。 server:server收到client发来的pasv被动模式命令之后,把随机开放在1024上的端口告诉client,client再用自己的20 端口与server的那个随机端口进行连接后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从C/S模型这个角度来说,PORT对于服务器来说是OUTBOUND,而PASV模式对于服务器是INBOUND,这一点请特别注意,尤其是在使用防火墙的企业里,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设置错了,那么客户将无法连接。 三、安装vsftpd及相关软件 yum -y install vsftpd* pam* db4* vsftpd:ftp软件 pam:认证模块 DB4:支持文件数据库 四、vsftpd的用户管理: FTP服务器对用户的管理,在默认的情况下是根据“ /etc/passwd系统用户配置文件” 及 “/etc/group系统用户组配置文件” 来进行配置。 在FTP服务器中,匿名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都是ftp ;这个用户可以在您的操作系统中的 /etc/passwd 中能找得到;如:
1 |
ftp:x:14:50:FTP User:/var/ftp:/sbin/nologin |
在ftp用户这行中,我们看到七个字段,每个字段写字段之间用:号分割; 1.ftp 是用户名 2.x 是密码字段,隐藏的 3.14 是用户的UID字段,可以自己来设定,不要和其它用户的UID相同,否则会造成系统安全问题; 4.50 用用户组的GID,可以自己设定,不要和其它用户组共用FTP的GID,否则会造成系统全全问题; 5.FTP User 是用户说明字段 6./var/ftp 是ftp用户的家目录,可以自己来定义 7./sbin/nologin 这是用户登录SHELL ,这个也是可以定义的,/sbin/nologin 表示不能登录系统;系统虚拟帐号(也被称为伪用户)一般都是这么设置。比如我们把ftp用户的/sbin/nologin 改为 /bin/bash ,这样ftp用户通过本地或者远程工具ssh或telnet以真实用户身份登录到系统。这样做对系统来说是不安全的;如果您认为一个用户没有太大的必要登录到系统,就可以只给他FTP帐号的权限,也就是说只给他FTP的权限,而不要把他的SHELL设置成 […]
View Detailsvsftpd 是一个 UNIX 类操作系统上运行的服务器的名字,它可以运行在诸如 Linux, BSD, Solaris, HP-UX 以及 IRIX 上面。它支持很多其他的 FTP 服务器不支持的特征。此外,本文还介绍了FTP基本原理,以及FTP用户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简介 vsftpd 是“very secure FTP daemon”的缩写,安全性是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vsftpd 是一个 UNIX 类操作系统上运行的服务器的名字,它可以运行在诸如 Linux、BSD、Solaris、 HP-UNIX等系统上面,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ftp服务器软件,支持很多其他的 FTP 服务器所不支持的特征。比如:非常高的安全性需求、带宽限制、良好的可伸缩性、可创建虚拟用户、支持IPv6、速率高等。 vsftpd是一款在Linux发行版中最受推崇的FTP服务器程序。特点是小巧轻快,安全易用。 在开源操作系统中常用的FTPD套件主要还有ProFTPD、PureFTPd和wuftpd等 特点 ①vsftpd 是以一般身份启动服务,所以对于 Linux 系统的使用权限较低,对于Linux 系统的危害就相对的减低了。此外, vsftpd 亦利用 chroot() 这个函式进行改换根目录的动作,使得系统工具不会被vsftpd 这支服务所误用; ②任何需要具有较高执行权限的 vsftpd 指令均以一支特殊的上层程序( parent process ) 所控制 ,该上层程序享有的较高执行权限功能已经被限制的相当的低,并以不影响Linux 本身的系统为准; ③所有来自 clients 端,想要使用这支上层程序所提供的较高执行权限之vsftpd 指令的需求,均被视为『不可信任的要求』来处理,必需要经过相当程度的身份确认后,方可利用该上层程序的功能。例如chown(), Login 的要求等等动作; ④此外,上面提到的上层程序中,依然使用 chroot() 的功能来限制使用者的执行权限。 配置 vsftpd配置 关于主机的设定值 connect_from_port_20=YES(NO) 还记得 wuftp 那篇文章提到的,关于主动联机的 ftp-data 吗? 这个设定项目在启动主动联机的port 20 咯! listen_port=21 使用的 vsftpd命令通道的 port number 设定,如果您想要使用非 正规的 ftpport,在这个设定项目修改吧! dirmessage_enable=YES(NO) 当使用者进入某个目录时,会显示该目录需要注意的内容,显示的 档案预设是.message ,当然,可以使用底下的设定项目来修订! message_file=.message 当 dirmessage_enable=YES时,可以设定这个项目来让 vsftpd 寻找该档案来显示讯息!您也可以设定其它档名喔! listen=YES(NO) 若设定为YES […]
View Details1.javac -Xlint:unchecked MyMath.java检查不安全的操作 /***************************************************/ MyMath.java:29: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1");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0: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2");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1: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3");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2: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4");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3: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5");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4: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6");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5: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7");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37: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add(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array.add(array); ^ 其中, E是类型变量: E扩展已在类 ArrayList中声明的Object MyMath.java:68: 警告: [unchecked] 对作为原始类型ArrayList的成员的set(int,E)的调用未经过检查 […]
View Details我们在使用eclipse的时候,每次导入一些js框架有时候编译器会莫名其妙的报错。 最近在用ueditor发现了这么问题,虽然你还是可以运行的,但是有红叉很难受。 这个是eclipse对js的瞎验证问题,直接关闭验证就行了。 打开eclipse: 菜单Window – > Preferences 然后搜索 validation 然后我们再点 Disable All 最后点ok from:http://blog.csdn.net/qq_25448409/article/details/52980995
View Details网站出现500,查看SLOWLOG日志发现如下提示: WARNING: [pool www] seems busy (you may need to increase pm.start_servers, or pm.min/max_spare_servers), spawning 32 children, there are 8 idle, and 58 total children WARNING: [pool www] server reached pm.max_children setting (50), consider raising it 昨天晚上刚改的看来又不够用了! 查看PHP-FPM内存占用的几个有用小命令,记录如下: 1.查看每个FPM的内存占用: ps -ylC php-fpm --sort:rss 当然,在后后面加 | wc -l可查看系统当前FPM总进程数,我的目前在45个左右。 PHP官方的建议设置值: pm.max_children = Total RAM dedicated to the web server / Max child process size 2.查看FPM在你的机子上的平均内存占用: [python] view plain copy ps --no-headers -o "rss,cmd" -C php-fpm | awk '{ sum+=$1 } END { printf ("%d%s\n", sum/NR/1024,"M") }' from:http://blog.csdn.net/solmyr_biti/article/details/50525021
View Details转自:http://blog.csdn.net/zouyongjin/article/details/6642157 nginxphp-fpm配置过程中最大问题是内泄漏出问题:服务器的负载不大,但是内存占用迅速增加,很快吃掉内存接着开始吃交换分区,系统很快挂掉! google了一天,终于发现些有用的东西,其实根据官方的介绍,php-cgi不存在内存泄漏,每个请求完成后php-cgi会回收内存,但是不会释放给操作系统,这样就会导致大量内存被php-cgi占用。 官方的解决办法是降低PHP_FCGI_MAX_REQUESTS的值,我用的是php-fpm,对应的php-fpm.conf中的就是max_requests,该值的意思是发送多少个请求后会重启该线程,我们需要适当降低这个值,用以让php-fpm自动的释放内存,不是大部分网上说的51200等等,实际上还有另一个跟它有关联的值max_children,这个是每次php-fpm会建立多少个进程,这样实际上的内存消耗是max_children*max_requests*每个请求使用内存,根据这个我们可以预估一下内存的使用情况,就不用再写脚本去kill了。 下面其实是重启脚本的过程,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小心,不是说一直重启就是好的,因为重启会导致cpu的使用率飙升,系统负载巨大,所以还是平衡上面的数据比较重要。 其他解决办法: 1.检查php进程的内存占用,杀掉内存使用超额的进程 一般情况下,如果php-cgi进程占用超过1%的内存,就得考虑一下是否要杀掉它了。因为普通情况下,php-cgi进程一般占用0.2%或以下。 这里提供一个脚本供各位使用,就是放在cron任务里,每分钟执行一次。 使用crontab -e 命令,然后添加如下调度任务 * * * * * /bin/bash /usr/local/script/kill_php_cgi.sh kill_php_cgi.sh脚本如下 #!/bin/sh # This script is used to kill php-cgi process that takes large memory size # If a php-cgi process uses 1% or more memory, then it will be killed. PIDS=ps aux|grep php-cgi|grep -v grep|awk '{if($4>=1)print $2}' for PID in $PIDS do #echo date +%F….%T >> /usr/local/php/logs/phpkill.log #echo $PID >> /usr/local/php/logs/phpkill.log kill -9 $PID done 顺便检查PHP-FPM参数 一般来说,如果设置不当,可能导致fpm出现[WARNING] fpm_children_bury(), line 215: child 20883 (pool default) exited on signal 11 SIGSEGV 之类的错误。 […]
View Detailsphp-fpm优化方法 php-fpm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开启指定数量的php-fpm进程,不再增加或者减少; 另一种则是开始时开启一定数量的php-fpm进程,当请求量变大时,动态的增加php-fpm进程数到上限,当空闲时自动释放空闲的进程数到一个下限。 这两种不同的执行方式,可以根据服务器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调整。 要用到的一些参数,分别是pm、pm.max_children、pm.start_servers、pm.min_spare_servers和pm.max_spare_servers。 pm表示使用那种方式,有两个值可以选择,就是static(静态)或者dynamic(动态)。 下面4个参数的意思分别为: pm.max_children:静态方式下开启的php-fpm进程数量,在动态方式下他限定php-fpm的最大进程数(这里要注意pm.max_spare_servers的值只能小于等于pm.max_children) pm.start_servers:动态方式下的起始php-fpm进程数量。 pm.min_spare_servers:动态方式空闲状态下的最小php-fpm进程数量。 pm.max_spare_servers:动态方式空闲状态下的最大php-fpm进程数量。 如果dm设置为static,那么其实只有pm.max_children这个参数生效。系统会开启设置的数量个php-fpm进程。 如果dm设置为dynamic,4个参数都生效。系统会在php-fpm运行开始时启动pm.start_servers个php-fpm进程,然后根据系统的需求动态在pm.min_spare_servers和pm.max_spare_servers之间调整php-fpm进程数。 那么,对于服务器,选择哪种执行方式比较好呢?事实上,跟Apache一样,运行的PHP程序在执行完成后,或多或少会有内存泄露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开始时一个php-fpm进程只占用3M左右内存,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上升到20-30M的原因了。(www. 脚本学堂) 所以,动态方式因为会结束掉多余的进程,可以回收释放一些内存,所以推荐在内存较少的服务器或者VPS上使用。具体最大数量根据 内存/20M 得到。 比如说512M的VPS,建议pm.max_spare_servers设置为20(512*0.8/20)。至于pm.min_spare_servers,则建议根据服务器的负载情况来设置,比较合适的值在5~10之间。 然后对于比较大内存的服务器来说,设置为静态的话会提高效率。 因为频繁开关php-fpm进程也会有时滞,所以内存够大的情况下开静态效果会更好。数量也可以根据 内存/30M 得到。 比如说2GB内存的服务器,可以设置为50;4GB内存可以设置为100等。 比如,如果是512M的vps,设置的参数如下: 代码示例: pm=dynamic pm.max_children=20 pm.start_servers=5 pm.min_spare_servers=5 pm.max_spare_servers=20 可以最大的节省内存并提高执行效率。 from:https://www.cnblogs.com/feng18/p/6224638.html
View DetailsJetty 是一个开源的servlet容器,它为基于Java的web容器,例如JSP和servlet提供运行环境。Jetty是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它的API以一组JAR包的形式发布。开发人员可以将Jetty容器实例化成一个对象,可以迅速为一些独立运行(stand-alone)的Java应用提供网络和web连接。 特性 易用性 易用性是 Jetty 设计的基本原则,易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 XML 或者 API 来对Jetty进行配置;默认配置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求;将 Jetty 嵌入到应用程序当中只需要非常少的代码; 可扩展性 在使用了 Ajax 的 Web 2.0 的应用程序中,每个连接需要保持更长的时间,这样线程和内存的消耗量会急剧的增加。这就使得我们担心整个程序会因为单个组件陷入瓶颈而影响整个程序的性能。但是有了 Jetty: 即使在有大量服务请求的情况下,系统的性能也能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状态。利用 Continuation 机制来处理大量的用户请求以及时间比较长的连接。 另外 Jetty 设计了非常良好的接口,因此在 Jetty 的某种实现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时,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对 Jetty 的某些实现进行修改,使得 Jetty 适用于特殊的应用程序的需求。 易嵌入性 Jetty 设计之初就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组件来设计的,这也就意味着 Jetty 可以非常容易的嵌入到应用程序当中而不需要程序为了使用 Jetty 做修改。从某种程度上,你也可以把 Jetty 理解为一个嵌入式的Web服务器。 Jetty 可以作为嵌入式服务器使用,Jetty的运行速度较快,而且是轻量级的,可以在Java中可以从test case中控制其运行。从而可以使自动化测试不再依赖外部环境,顺利实现自动化测试。 和Tomcat的比较 原文地址:Jetty和Tomcat的选择:按场景而定[1] 1)Jetty更轻量级。这是相对Tomcat而言的。 由于Tomcat除了遵循Java Servlet规范之外,自身还扩展了大量JEE特性以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需求,所以Tomcat是较重量级的,而且配置较Jetty亦复杂许多。但对于大量普通互联网应用而言,并不需要用到Tomcat其他高级特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Tomcat是很浪费资源的。这种劣势放在分布式环境下,更是明显。换成Jetty,每个应用服务器省下那几兆内存,对于大的分布式环境则是节省大量资源。而且,Jetty的轻量级也使其在处理高并发细粒度请求的场景下显得更快速高效。 2)Jetty更灵活,体现在其可插拔性和可扩展性,更易于开发者对Jetty本身进行二次开发,定制一个适合自身需求的Web Server。 相比之下,重量级的Tomcat原本便支持过多特性,要对其瘦身的成本远大于丰富Jetty的成本。用自己的理解,即增肥容易减肥难。 3)然而,当支持大规模企业级应用时,Jetty也许便需要扩展,在这场景下Tomcat便是更优的。 总结:Jetty更满足公有云的分布式环境的需求,而Tomcat更符合企业级环境。 from:https://baike.baidu.com/item/jetty/370234?fr=aladdin
View Details原文出处:http://blog.csdn.net/anxpp/article/details/52453134 本人租用的云服务器,为了节约成本,各项配置都是比较低的,但是又运行了很多的服务,所以要经常查看内存占用情况以检查哪些服务存在问题并调整参数作调优。当然,实际的生成服务器,也可能会需要做些类似的操作的。 1、 top命令 top命令经常用来监控linux的系统状况,比如cpu、内存的使用,程序员基本都知道这个命令。 进入监控界面后按M后可以看到以内存占用大小排序的视图: 2、free -m 使用这个命令可以直接看内存的整个使用情况: 3、ps -e -o 'pid,comm,args,pcpu,rsz,vsz,stime,user,uid' | grep oracle | sort -nrk5 rsz为实际内存占用: 命令的完整用法大家还是度娘吧,这里只是给出方法,够用就好。 from:http://blog.csdn.net/anxpp/article/details/52453134
View Details引言 最近博客又抽风了,打开主页后提示 Error Establishing a Database Connection。仔细想想,应该就是数据库服务器 mariadb 挂了;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经过分析日志,并结合网上的资料最终解决了问题。 日志 以下是 mariadb 服务器挂掉时的比较关键的日志信息,从下面的日志信息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由于内存不足,从而导致数据库服务器启动时崩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InnoDB: Starting crash recovery. InnoDB: Reading tablespace information from the .ibd files... InnoDB: Restoring possible half-written data pages from the doublewrite InnoDB: buffer... 160919 2:47:12 InnoDB: Waiting for the background threads to start 160919 2:47:13 Percona XtraDB (http://www.percona.com) 5.5.46-MariaDB-37.6 started; log sequence number 352718445 160919 2:47:13 [ERROR] mysqld: Out of memory (Needed 128917504 bytes) 160919 2:47:13 [Note] Plugin 'FEEDBACK' is disabled. 160919 2:47:13 [Note] Server socket created on IP: '0.0.0.0'. 160919 2:47:13 [Note] Event Scheduler: Loaded 0 events 160919 2:47:13 [Note] /usr/libexec/mysqld: ready for connections. Version: '5.5.47-MariaDB'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port: 3306 MariaDB Server 160919 02:47:35 mysqld_safe Number of processes running now: 0 160919 02:47:35 mysqld_safe mysqld restarted 160919 2:47:35 [Note] /usr/libexec/mysqld (mysqld 5.5.47-MariaDB) starting as process 28614 ... 160919 2:47:35 InnoDB: The InnoDB memory heap is disabled 160919 2:47:35 InnoDB: Mutexes and rw_locks use GCC atomic builtins 160919 2:47:35 InnoDB: Compressed tables use zlib 1.2.7 160919 2:47:35 InnoDB: Using Linux native AIO 160919 2:47:35 InnoDB: Initializing buffer pool, size = 128.0M InnoDB: mmap(137756672 bytes) failed; errno 12 160919 2:47:35 InnoDB: Completed initialization of buffer pool 160919 2:47:35 InnoDB: Fatal error: cannot allocate memory for the buffer pool 160919 2:47:35 [ERROR] Plugin 'InnoDB' init function returned error. 160919 2:47:35 [ERROR] Plugin 'InnoDB' registration as a STORAGE ENGINE failed. 160919 2:47:35 [ERROR] mysqld: Out of memory (Needed 128917504 bytes) 160919 2:47:35 [ERROR] mysqld: Out of memory (Needed 96681984 bytes) 160919 2:47:35 [ERROR] mysqld: Out of memory (Needed 72499200 bytes) 160919 2:47:35 [Note] Plugin 'FEEDBACK' is disabled. 160919 2:47:35 [ERROR] Unknown/unsupported storage engine: InnoDB 160919 2:47:35 [ERROR] Aborting |
解决 在使用 free -m 查看内存信息时,发现 swap 分区大小为 0。难怪说数据库服务器无法启动呢,在内存不够用的情况下,又无法使用 swap 分区,自然崩溃了。由于 VPS 使用了 SSD,性能自然不错。下面我们给服务器系统 CentOS 7 添加 1024M 的 swap 分区,采用的方法是创建一个 swap 文件: 使用下面的命令创建 swapfile:
1 2 |
# 1048576 = 1024 * 1024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1048576 |
使用下面的命令配置 swap 文件:
1 |
mkswap /swapfile |
接下来,使用下面的命令立即启用 swapfile,这样就不用等到下次重启时自动启用:
1 |
swapon /swapfile |
最后,我们在 /etc/fstab 中添加下面一行,这样可以在系统下次重启时自动生效创建的 swapfile:
1 |
/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使用 cat /proc/swaps 或 free -m 查看 swapfile 的生效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完成上面的步骤后,我们还可以在 /etc/my.cnf 配置文件中添加一些配置信息,降低 mariadb 资源需求,具体的配置请参考文末给出的链接。 启动 启动 apache 服务器:systemctl start httpd.service; 启动 mariadb 服务器:systemctl start mariadb.service。 启动完成后,再次打开网站主页,bingo,问题解决了! 总结 低配 VPS 最好还是要多增加 swap 分区大小,尤其对于使用 SSD 的 VPS 而言,swap […]
View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