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人口排名(2013)

龙生   27 Mar 2014
View Details

郑州地铁规划

龙生   27 Mar 2014
View Details

一个程序员在卖软件服务中学到的销售经验

干了将近7年的软件开发,我开发实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最近,我开始投身销售,研究营销技术——为了我的新应用。 我感到发现客户并理解他们的消费行为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同时也有很多的乐趣。程序员对销售的典型态度要么认为它不重要——这是最好的情况,最坏的 情况是根本不知道何为销售。在这里我要讲的是非常不同的另一面,希望能带来一些能让大家兴奋的建议。如果你喜欢这些建议,我将会再写一篇。 下面的这些忠告都是来自我经营一个B2B服务软件的经验。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但至少从趣味性和知识性方面还是值得一读的。 销售很重要。现在就拥抱它,从长期看,掌握它会带给你好处多多,你会理解销售有多难。 如果你不愿意投入时间、投入精力去理解销售,你又如何能期望别人去施展销售技术。 掌握一些统计学知识 你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编程、软件工程等方面的众多知识,为什么不学点新玩意? 量化所有东西。这方面我还会说到好几次。 理解你的客户,因为你是在为他们做软件。 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客户服务,即使有些东西他们是看不到的。 犹豫的客户是已经感兴趣的客户。 接上条,犹豫的客户在你上前提供帮助时不会觉得你讨厌。 接上条,你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明白这款产品很适合他。 产品的价值是体现在客户眼里的。 如果你不确信你的产品是否值这个价格,要么不要卖,要么换个价格。 和人们打交道进行营销是一个终极的分布式系统。 程序员做销售有优势,因为你对产品的理解有特殊的方式。 程序员做销售有优势,因为你能穿透表象看到数据。 程序员做销售有劣势,因为你对软件的理解是一种特殊的方式。 程序员做销售有劣势,因为你能穿透表象看到数据。 用数据分析出谁应该是你交流的对象。 多交流。 多打电话。 真的,多打电话。 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想问题。 用数据说话。 用图表,95%的数据都要有图表。 目前有多少试用用户?你应该知道。 有多少客户到了他们试用的最后一天?你应该知道。 明白我的意思吗?你需要十分了解你的试用用户。尽可能多的了解。 你的软件的试用期是多久?为什么是这么久? 定价非常难,你至少会能弄错一次。 听取客户对价格的议论,但对产品的价值你必须有信心。 便宜没好货。 有很多关于销售的学问,学一点。 Bruce Hardie很出色。学学他。 你的竞争对手是如何买产品的? 尝试别人的试用产品,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 下次如果接到销售的电话,多说说。学学电话的另一端是如何工作的。 包年价效果很好,有机会就提供这样的套餐。 争取一个新客户的开销是多少? 一个新客户能给你带来多少收入? 一个客户能给你带来的经常性收入是多少? 销售很有趣。喜欢上它。 [英文原文:Sales For Engineers, 1-50 ]   from:http://www.oschina.net/news/50074/sales-for-engineers

龙生   26 Mar 2014
View Details

程序员/开发者的时间都去哪了?

对于那些不知道程序员/开发者的时间都去哪了的人,本文可能会提供一些线索。我记录了这份日志不仅是为了看看时间都花费在哪了,也是为了看看我都做了些什么,检视下自己是否偷懒了。当回顾之后,我发现花这些时间都是值得的。 作为开始,下面是我在前一阶段追踪的bug,(假设)你应该可以看到其中的错误。仅仅拿出这10行JavaScript并找到错误在哪里并不难,但要在茫茫的代码中定位这10行并证明那些就是bug,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如此宁静的一天。通常情况下,有三个人可能打断我工作的连贯性,因为11:30之前,我要不时的与他们通过语音或文字信息交流和讨论。把这些过程以log记录下来,实际上是对我工作的推进是有帮助的。这使得我能端坐在键盘前专注于我的工作,以免被别的问题分心。 09:50   收到了一封来自团队成员的邮件,内容是关于一些可能会产生问题的代码。我看了一下,并把目前解决不了部分整理起来。 10:10   继续昨天IE7虚拟机的下载(4gb)。 10:15   由于IE7下载的时间比较长,我趁着下载的时候,申请了TestingBot的账号。 10:20   与一名开发者Skype语音,讨论关于他新添加的功能。 10:21   由于设计师没有正确的把图片上传到网站,产生了大量的报错邮件。我花费了两天的时间让设计师掌握源代码控制软件。由于有些设计师没有Visual Studio,我也建立了一些用来存储特定内容的文件夹,这些文件夹可以自动发布问题给这些设计师。我有没有提到,无论是在测试中,镜像模拟阶段还是已发 布的产品中出现的每一个错误我都会记录下来。我认为这些设计师都应该看一看。 10:22   一名开发者要与我进行Skype语音。为了防止下载软件占据网速,而影响通信,我不得不暂停下载IE7。 10:45   完成与那名开发者的语音通信。 10:50   由于持续的退信错误,250个报错邮件不能够正常工作。我继续了IE7的下载。放弃删除报错邮件,手动连接Azune并刷新那些设计师之前没有正确上传的图片。 10:55   通过网络服务器继续测试IE7浏览器。查看日志中IE7报错的部分并找到错误发生的原因。 11:00   测试位置出现了新的错误。我发现是由于某一名开发者的原因,如果他能修复错误,测试将会继续进行。我发现缺失图片错误的原因是设计师仍然没有图片添加 到源码中。由于仍然报出大量的错误,Will不得不提醒那名设计师。查看进度服务器(设计师的乐园)上的图片,我发现设计师还是没有上传。我为设计师收集 了一份错误列表,其内容是由于缺少图片而产生的错误。我提取了这些错误,记录在一份Excel中,这里提取的仅仅是关于图片的报告。我创建了一个支持工单 (译者注:support ticket 支持工单系统),并发邮件给设计师。 11:11   回到IE7的错误上。通过查看日志,我找到了错误的原因。 11:16   在日志中找到IE7的错误并下载下来。由于文件比较大,下载花费了一点时间。 11:21   从日志中提取50个IE7的JavaScript代码错误。追踪Excel中的错误并试图减少这50行代码的错误。 11:23   发现错误出现在日志的起始处,而不是最近的记录。我对日志进行时间倒序排序并找到更多的错误。 11:26   不再查找Excel中新加入的错误,仅仅查看现在已经记录下来的。 11:30   第一个错误是无法加载谷歌的网站分析服务。原来又是那可恶的百度搜索引擎。 11:31   在开发过程中修复了下一个错误。 11:32   下一个问题发生在Mac中的FireFox浏览器。我想在上Mac需要建立一个完全单独的测试计划,因此我创建了一个支持工单。 11:35   余下的50个错误都是由于同一个Mac系统的问题,我不得不去找一些较早时间发生的错误。 11:37   在错误搜索中,用“或”取代“与”,并试着取消搜索过程,但无反应。 11:42   一封报错邮件提醒我,测试位置发现字体缺失的问题,我将此问题发邮件给设计师。 11:43   之前的搜索过程被取消,开始重新搜索。 11:45   设计师回邮件说,那些文件出现缺失并非偶然,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 11:46   在等待下一批错误的时候,已发布产品又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IE7错误。我用支持工单记录下了这个错误。如果当初我能有时间(5分钟),我绝不会去考虑其他错误细节。 11:50   最后,通过使用textingbot.com网站去查看IE7的错误,我现在知道为什么IE7不得不被淘汰了。除了提示一个模糊的行数、字符位置信息 和“期望一个标识符,字符串或数字”这类日志中已经有的信息,再也没有什么可用的开发工具可以帮助提供更多的错误信息了。 11:52   借助IE7测试浏览器的“查看源码(View source)”功能和之前记录错误的行数,我发现少了几行。再试一次,提示超时。我想我并没有少了那几行,因为IE7报告有一行没有 JavaScript代码,这个功能一定被行数和空白符(空格、Tab和回车)干扰了。 11:57   我刚注意到某页的中间几段JavaScript时,再次被设计师打断。通过查看这段代码,我发现它们主要负责处理移动端显示的问题。我试着直接在测试服务器上编辑这段代码,看看能不能注释掉这些错误。 12:04   不能直接编辑。由于测试服务器需要密码,网络蜘蛛程序禁止我建立索引。这意味着测试浏览器服务无法进入测试服务器。 12:06   哦!!!我进入测试服务器发现错误还在那里。哦不,测试服务器崩溃了。 12:08   重启IE7的测试并再次执行测试,日志上没有出现任何JavaScript错误。 12:09   删除那些可能有问题的代码的注释,我发现错误再次出现在日志中。接下来要缩小范围查找错误。 12:10   测试服务器又开始无反应,无法刷新页面。启动另一个服务器,并登入,我发现依然会出现错误。注释掉一些代码后,我发现错误是由于最后10行代码。为了 确定,我们将这10行代码页注释掉,发现可以运行了。我们再缩小一下范围,加一些alert函数。IE7再次崩溃。 12:26   一些尝试之后,我重启了IE7测试服务器,我发现了错误的原因。由于一段脚本代码使得IE7崩溃,我想这段代码也可以造成其他浏览器崩溃。这些代码不 算很糟糕,我也不会(太)责备设计师。但是,这些代码本来不应该在任何浏览器上运行,更确切的说,进入到产品运行的环境中。它被嵌入到那页代码的中间部 分。这属于JavaScript代码的问题,设计师用它们做一些黑客行为的事情,比如隐藏移动设备的菜单,而且这些JavaScript代码被藏在一页中 的中间部分。这些代码附近并没有放置测试代码,没人会在最初的快速浏览中发现它们。但它们带来的后果显而易见。 12:30 我在源代码中修复了这个bug,并记录下这个过程。接着,我开始解决其他IE7的bug。它们是。。。 12:34   我意识到,我必须将这段经历告诉开发团队,因为他们都可能会写上面那种代码(除了IE7,哪里都可以运行),而且仍然有相当多的用户在使用着这个功能。 […]

龙生   26 Mar 2014
View Details

Log4Net使用指南

声明:本文内容主要译自Nauman Leghari的Using log4net,亦加入了个人的一点心得(节3.1.4)。 请在这里下载示例代码 1           简介 1.1          Log4net的优点: 几乎所有的大型应用都会有自己的用于跟踪调试的API。因为一旦程序被部署以后,就不太可能再利用专门的调试工具了。然而一个管理员可能需要有一套强大的日志系统来诊断和修复配置上的问题。 经验表明,日志记录往往是软件开发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它可以提供应用程序运行时的精确环境,可供开发人员尽快找到应用程序中的Bug;一旦在程序中加入了Log 输出代码,程序运行过程中就能生成并输出日志信息而无需人工干预。另外,日志信息可以输出到不同的地方(控制台,文件等)以备以后研究之用。 Log4net就是为这样一个目的设计的,用于.NET开发环境的日志记录包。 1.2          Log4net的安装: 用户可以从http://logging.apache.org/log4net/下载log4net的源代码。解压软件包后,在解压的src目录下将log4net.sln载入Visual Studio .NET,编译后可以得到log4net.dll。用户要在自己的程序里加入日志功能,只需将log4net.dll引入工程即可。   2           Log4net的结构 log4net 有四种主要的组件,分别是Logger(记录器), Repository(库), Appender(附着器)以及 Layout(布局). 2.1          Logger 2.1.1     Logger接口 Logger是应用程序需要交互的主要组件,它用来产生日志消息。产生的日志消息并不直接显示,还要预先经过Layout的格式化处理后才会输出。 Logger提供了多种方式来记录一个日志消息,你可以在你的应用程序里创建多个Logger,每个实例化的Logger对象都被log4net框架作为命名实体(named entity)来维护。这意味着为了重用Logger对象,你不必将它在不同的类或对象间传递,只需要用它的名字为参数调用就可以了。log4net框架使用继承体系,继承体系类似于.NET中的名字空间。也就是说,如果有两个logger,分别被定义为a.b.c和a.b,那么我们说a.b是a.b.c的祖先。每一个logger都继承了祖先的属性 Log4net框架定义了一个ILog接口,所有的logger类都必须实现这个接口。如果你想实现一个自定义的logger,你必须首先实现这个接口。你可以参考在/extension目录下的几个例子。 ILog接口的定义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Log { void Debug(object message); void Info(object message); void Warn(object message); void Error(object message); void Fatal(object message);   //以上的每一个方法都有一个重载的方法,用来支持异常处理。 //每一个重载方法都如下所示,有一个异常类型的附加参数。 void Debug(object message, Exception ex); // …   //Boolean 属性用来检查Logger的日志级别 //(我们马上会在后面看到日志级别) bool isDebugEnabled; bool isInfoEnabled; //… 其他方法对应的Boolean属性 } Log4net框架定义了一个叫做LogManager的类,用来管理所有的logger对象。它有一个GetLogger()静态方法,用我们提供的名字参数来检索已经存在的Logger对象。如果框架里不存在该Logger对象,它也会为我们创建一个Logger对象。代码如下所示: log4net.ILog log = log4net.LogManager.GetLogger("logger-name"); 通常来说,我们会以类(class)的类型(type)为参数来调用GetLogger(),以便跟踪我们正在进行日志记录的类。传递的类(class)的类型(type)可以用typeof(Classname)方法来获得,或者可以用如下的反射方法来获得: System.Reflection.MethodBase.GetCurrentMethod().DeclaringType 尽管符号长了一些,但是后者可以用于一些场合,比如获取调用方法的类(class)的类型(type)。 2.1.2     日志的级别 正如你在ILog的接口中看到的一样,有五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跟踪一个应用程序。事实上,这五种方法是运作在Logger对象设置的不同日志优先级别上。这几种不同的级别是作为常量定义在log4net.spi.Level类中。你可以在程序中使用任何一种方法。但是在最后的发布中你也许不想让所有的代码来浪费你的CPU周期,因此,框架提供了7种级别和相应的Boolean属性来控制日志记录的类型。     Level有以下几种取值 级别 允许的方法 Boolean属性 优先级别 OFF     Highest FATAL void Fatal(…); bool […]

龙生   25 Mar 2014
View Details

log4net使用详解

说明:本程序演示如何利用log4net记录程序日志信息。log4net是一个功能著名的开源日志记录组件。利用log4net可以方便地将日志信息记录到文件、控制台、Windows事件日志和数据库(包括MS SQL Server, Access, Oracle9i,Oracle8i,DB2,SQLite)中。并且我们还可以记载控制要记载的日志级别,可以记载的日志类别包括:FATAL(致命错误)、ERROR(一般错误)、WARN(警告)、INFO(一般信息)、DEBUG(调试信息)。要想获取最新版本的log4net组件库,可以到官方网站http://logging.apache.org/log4net/下载。现在的最新版本是1.2.10。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利用log4net记录日志 。 首先从官方网站下载最近版本的log4net组件,现在的最新版本是1.2.10。在程序中我们只需要log4net.dll文件就行了,添加对log4net.dll的引用,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了。 接着我们配置相关的配置文件(WinForm对应的是*.exe.config,WebForm对应的是*.config),本实例中是控制台应用程序,配置如下(附各配置的说明):

  程序文件:

  全局配置 在AssemblyInfo.cs中添加

    运行结果: 控制台上的输出 日志文件内容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注意上面的代码中有这么一句:[assembly: log4net.Config.XmlConfigurator(Watch = true)](在需要使用log4net的类的namespace处),如果没有这句就会在调试时得到如下留言中所说的“程序调试起来时isDebugEnable"的情况,希望大家注意。 关于未尽之处,请看周公对下面读者的一些问题的答复《Log4Net使用详解(续)》。   from:http://blog.csdn.net/zhoufoxcn/article/details/2220533

龙生   25 Mar 2014
View Details

SQL Server 2005中的分区表(六):将已分区表转换成普通表

我的俄罗斯名叫作“不折腾不舒服斯基”,所以,不将分区表好好折腾一下,我就是不舒服。 在前面,我们介绍过怎么样直接创建一个分区表,也介绍过怎么将一个普通表转换成一个分区表。那么,这两种方式创建的表有什么区别呢?现在,我又最新地创建了两个表: 第一个表名为Sale,这个表使用的是《SQL Server 2005中的分区表(一):什么是分区表?为什么要用分区表?如何创建分区表?》中的方法创建的,在创建完之后,还为该表添加了一个主键。 第二个表名Sale1,这个表使用的是《SQL Server 2005中的分区表(三):将普通表转换成分区表 》中的方法创建的,也就是先创建了一个普通表,然后通过为普通表添加聚集索引的方式将普通表转换成已分区表的方式。   通过以上方法都可以得到一个已分区表,但是,这两个已分区表还是有点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分别查看一下这两个表的索引和主键吧,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直接创建的分区表Sale的索引里,只有一个名为PK_Sale的索引,这个索引是唯一的、非聚集的索引,也就是在创建PK_Sale主键时SQL Server自动创建的索引。而经普通表转换成分区表的Sale1的索引里,除了在创建主键时由SQL Server自动创建的名为PK_Sale1的唯一的、非聚集的索引之外,还存在一个名为CT_Sale1的聚集索引。   对于表Sale来说,可以通过修改分区函数的方式来将其转换成普通表,具体的修改方式请看《SQL Server 2005中的分区表(四):删除(合并)一个分区》,事实上,就是将分区函数中的所有分区分界都删除,那么,这个分区表中的所有数据就只能存在第一个分区表中了。在本例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来修改分区函数。   [c-sharp] view plaincopy ALTER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MERGE RANGE ('20100101') ALTER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MERGE RANGE ('20110101') ALTER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MERGE RANGE ('20120101') ALTER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MERGE RANGE ('20130101')     事实上,这么操作之后,表Sale还是一个分区表,如下图所示,只不过是只有一个分区的分区了,这和普遍表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对于通过创建分区索引的方法将普通表转换成的分区表而言,除了上面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删除分区索引的办法来将分区表转换成普通表。但必须要经过以下两个步骤: 1、删除分区索引 2、在原来的索引字段上重建一个索引。   先说删除分区索引吧,这一步很简单,你可以直接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上将分区索引删除,也可以使用SQL语句删除,如本例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删除已经创建的分区索引。   [c-sharp] view plaincopy drop index Sale1.CT_Sale1       一开始,我还以为只要删除了分区索引,那么分区表就会自动转换成普通表了,可是在删除索引之后,查看一下该表的属性,结果还是已分区表,如下图所示。 不但如此,而且,还不能将原来的聚集的唯一索引(在本例中为主键的那个索引)改成聚集索引,如下图所示。   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要在原来创建分区索引的字段上重新创建一下索引,只有重新创建过索引之后,SQL Server才能将已分区表转换成普通表。在本例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重新创建索引。     [c-sharp] view plaincopy CREATE CLUSTERED INDEX CT_Sale1 ON Sale1([SaleTime]) ON [PRIMARY] Go       重建索引之后,分区表就变成了普通表,现在再查看一下Sale1表的属性,我们可以看到原来的分区表已经变成了普通表,如下图所示。     当然,以上两个步骤也可以合成一步完成,也就是在重建索引的同时,将原索引删除。如以下代码所示:   [c-sharp] view plaincopy CREATE CLUSTERED INDEX CT_Sale1 ON Sale1([SaleTime])     WITH ( DROP_EXISTING = ON) ON [PRIMARY]       按理说,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的操作和使用SQL语句的操作是一样的,可是我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将聚集索引删除后再在该字段上重新创建一个同名的索引,并重新生成和组织该索引,可是分区表还是没有变成普通表,这就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了。不过呢,只要能用SQL语句达到目的,那我们就用它吧。     原创不容易,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smallfools/archive/2009/12/14/5004100.aspx

龙生   25 Mar 2014
View Details

SQL Server 2005中的分区表(五):添加一个分区

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于分区表而言也一样。前面我们介绍过如何删除(合并)分区表中的一个分区,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如何为分区表添加一个分区。   为分区表添加一个分区,这种情况是时常会 发生的。比如,最初在数据库设计时,只预计了存放3年的数据,可是到了第4天怎么办?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为分区表添加一个分区,让它把新的数据放在新的分区里。再比如,最初设计时,一个分区用于存放一年的数据,结果在使用的时候才发现,一年的数据太多,想将一个分区中的数据分为两个分区来存放。 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要为分区表添加一个分区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修改分区函数的方式来添加一个分区,但是在修改分区函数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另一个问题——分区方案。为什么还要注意分区方案呢?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前面是怎么定义分区函数和分区方案的,如以下代码所示:   [c-sharp] view plaincopy --添加分区函数 CREATE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datetime) AS RANGE RIGHT FOR VALUES ('20100101′,’20110101′,’20120101′,’20130101') --添加分区方案 CREATE PARTITION SCHEME partschSale AS PARTITION partfunSale TO (  Sale2009,  Sale2010,  Sale2011,  Sale2012,  Sale2013)     从以上代码中可以看出,分区函数定义了用于分区的数据边界,而分区函数指定了符合分区边界的数据存放在文件组。因此,分区方案中指定的文件组个数应该是比分区函数中指定的边界数大1的。如上例中,分区函数中指定的边界数为4,那么在分区方案中指定的文件组数就为5。 如果,我们将分区函数中的边界数增加一个,那么分区方案中的文件组数也就要相应地增加一个。因此,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通过修改分区函数的方式来为分区表添加一个分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不是要先为分区方案添加一个文件组? 这种想法是没有错的,想要为分区表添加一个分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实现: 1、为分区方案指定一个可以使用的文件组。 2、修改分区函数。   在为分区方案指定一个可用的文件组时,该分区方案并没有立刻使用这个文件组,只是将文件组先备用着,等修改了分区函数之后分区方案才会使用这个文件组(不要忘记了,如果分区函数没有变,分区方案中的文件组个数就不能变)。 为分区方案指定一个可用的文件组的代码如下所示:   [c-sharp] view plaincopy ALTER PARTITION SCHEME partschSale  NEXT USED [Sale2010]     其中: 1、ALTER PARTITION SCHEME意思是修改分区方案 2、partschSale是分区方案名 3、NEXT USED意思是下一个可使用的文件组 4、[Sale2010]是文件组名   为分区方案添加了下一个可使用的文件组之后,分区方案并没有立刻使用这个文件组,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分区方案的源代码来证实。查看方法是: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选择数据库-->存储-->分区方案,右击分区方案名,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编写分区方案脚本为”-->CREATE到-->新查询编辑器窗口,如下图所示:   为分区方案添加了下一个可使用的文件组之后,我们就可以动手修改分区函数了,使用代码如下所示:   [c-sharp] view plaincopy ALTER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SPLIT RANGE ('20100101')   其中: 1、ALTER PARTITION FUNCTION意思是修改分区函数 2、partfunSale()为分区函数名 3、SPLIT RANGE 意思是分割界限 4、’20100101′ 是用于分割的界限值   当然,我们在修改分区函数前后都可以统计一下各物理分区的数据记录情况,如以下代码所示:   [c-sharp] view plaincopy --统计所有分区表中的记录总数 select $PARTITION.partfunSale(SaleTime) as 分区编号,count(id) as 记录数 from Sale group by $PARTITION.partfunSale(SaleTime) --原来的分区函数是将2010-1-1之前的数据放在第1个分区表中,将2010-1-1至2011-1-1之间的数据放在第2个分区表中 --现在需要将2011-1-1之前的数据都放在第1个分区表中,也就是将第1个分区表和第2个分区表中的数据合并 --修改分区函数 ALTER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SPLIT RANGE ('20100101') --统计所有分区表中的记录总数 select $PARTITION.partfunSale(SaleTime) as 分区编号,count(id) as 记录数 from Sale group by $PARTITION.partfunSale(SaleTime)     以上代码的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分区表中已经添加了一个分区,我们也可以再一次查看分区方案的源代码,如下图所示,这个时候分区方案也自动添加了一个文件组。     原创不容易,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smallfools/archive/2009/12/04/4940185.aspx

龙生   25 Mar 2014
View Details

SQL Server 2005中的分区表(四):删除(合并)一个分区

在前面我们介绍过如何创建和使用一个分区表,并举了一个例子,将不 同年份的数据放在不同的物理分区表里。具体的分区方式为: 第1个小表:2010-1-1以前的数据(不包含2010-1-1)。 第2个小表:2010-1-1(包含2010-1-1)到2010-12-31之间的数据。 第3个小表:2011-1-1(包含2011-1-1)到2011-12-31之间的数据。 第4个小表:2012-1-1(包含2012-1-1)到2012-12-31之间的数据。 第5个小表:2013-1-1(包含2013-1-1)之后的数据。 分区函数的代码如下所示:   [c-sharp] view plaincopy CREATE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datetime)  AS RANGE RIGHT FOR VALUES ('20100101′,’20110101′,’20120101′,’20130101')       假设我们在创建分区表之后发现,2010年以前的数据并不多,完全可以将它们与2010年的数据进行合并,放在同一个分区里,也就是说,具体的分区方式改为:   第1个小表:2011-1-1以前的数据(不包含2011-1-1)。 第2个小表:2011-1-1(包含2011-1-1)到2011-12-31之间的数据。 第3个小表:2012-1-1(包含2012-1-1)到2012-12-31之间的数据。 第4个小表:2013-1-1(包含2013-1-1)之后的数据。     由于上面的需求更改了数据分区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要修改分区函数,因为分区函数的作用就是要来告诉SQL Server怎么存放数据的。只要分区函数修改了,SQL Server会自动将数据重新分配,按照新的分区函数指定的方式来存储数据。 先假设我们还没有创建过分区表,要满足上面的条件,我们必须要写出如下代码的创建分区函数的SQL语句   [c-sharp] view plaincopy CREATE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datetime) AS RANGE RIGHT FOR VALUES ('20110101′,’20120101′,’20130101')     比较一个新的分区函数和老的分区函数,看看他们有什么区别? 的确,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老的分区函数里多了一个分界值——也就是’20100101’。那么,修改老的分区函数,事实上就是将这分界值删除。简单一点说,删除(合并)一个分区,事实上就是在分区函数中将多余的分界值删除。   删除分区函数中的分界值,也就是修改分区函数的方法如下所示:   [c-sharp] view plaincopy ALTER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MERGE RANGE ('20100101')     其中: 1、ALTER PARTITION FUNCTION 意思是修改分区函数 2、partfunSale()为分区函数名 3、MERGE RANGE意思是合并界限。事实上,合并界限和删除分界值是一个意思。   我们可以在修改分区函数时先统计一下各物理分区中的记录总数,在修改分区之后,再统计一下各物理分区中的记录总数,看一下修改分区函数后的数据变化情况,代码如下所示:   [c-sharp] view plaincopy --统计所有分区表中的记录总数 select $PARTITION.partfunSale(SaleTime) as 分区编号,count(id) as 记录数 from Sale group by $PARTITION.partfunSale(SaleTime) --原来的分区函数是将2010-1-1之前的数据放在第1个分区表中,将2010-1-1至2011-1-1之间的数据放在第2个分区表中 --现在需要将2011-1-1之前的数据都放在第1个分区表中,也就是将第1个分区表和第2个分区表中的数据合并 --修改分区函数 ALTER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Sale()     MERGE RANGE ('20100101') --统计所有分区表中的记录总数 select $PARTITION.partfunSale(SaleTime) as 分区编号,count(id) as 记录数 from Sale group by $PARTITION.partfunSale(SaleTime)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通过修改分区函数合并数据之后,数据都存放在哪里了?在修改之前,数据分别存放在文件组Sale2009和Sale2010中,修改之后,数据放到哪里去了呢? 事实上,在修改分区函数之后,SQL Server也会自动修改分区方案,将处于两个物理分区中的数据放在同一个物理分区里了。可以通过查看分区方案的方式来查看数据具体的存放位置。 查看分区方案的方式为: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选择数据库-->存储-->分区方案,右击分区方案名,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编写分区方案脚本为”-->CREATE到-->新查询编辑器窗口 然后在新查询编辑器窗口可以看到下图代码。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分区方案将原来Sale2010文件组中的数据合并到了Sale2009文件组中。     原创不容易,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smallfools/archive/2009/12/04/4937878.aspx

龙生   25 Mar 2014
View Details

SQL Server 2005中的分区表(三):将普通表转换成分区表

在设计数据库时,经常没有考虑到表分区的问题,往往在数据表承重的负担越来越重时,才会考虑到分区方式,这时,就涉及到如何将普通表转换成分区表的问题了。 那么,如何将一个普通表转换成一个分区表 呢?说到底,只要将该表创建一个聚集索引,并在聚集索引上使用分区方案即可。 不过,这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复杂了一点。还是接着上面的例子,我们先使用以下SQL语句将原有的Sale表删除。   [c-sharp] view plaincopy --删除原来的数据表 drop table Sale     然后使用以下SQL语句创建一个新的普通表,并在这个表里插入一些数据。   [c-sharp] view plaincopy --新建一个普通的数据表 CREATE TABLE Sale(     [Id] [int] IDENTITY(1,1) NOT NULL,          --自动增长     [Name] [varchar](16) NOT NULL,     [SaleTime] [datetime] NOT NULL,     CONSTRAINT [PK_Sale] PRIMARY KEY CLUSTERED  --创建主键     (         [Id] ASC     ) ) --插入一些记录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张三',’2009-1-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李四',’2009-2-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王五',’2009-3-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钱六',’2010-4-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赵七',’2010-5-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张三',’2011-6-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李四',’2011-7-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王五',’2011-8-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钱六',’2012-9-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赵七',’2012-10-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张三',’2012-11-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李四',’2013-12-1′) insert Sale ([Name],[SaleTime]) values ('王五',’2014-12-1′)       使用以上代码创建的表是普通表,我们来看一下表的属性,如下图所示。   在以上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表拥有一般普通表的特性——有主键,同时这个主键还是聚集索引。前面说过,分区表是以某个字段为分区条件,所以,除了这个字段以外的其他字段,是不能创建聚集索引的。因此,要想将普通表转换成分区表,就必须要先删除聚集索引,然后再创建一个新的聚集索引,在该聚集索引中使用分区方案。 可惜的是,在SQL Server中,如果一个字段既是主键又是聚集索引时,并不能仅仅删除聚集索引。因此,我们只能将整个主键删除,然后重新创建一个主键,只是在创建主键时,不将其设为聚集索引,如以下代码所示:   [c-sharp] view plaincopy --删掉主键 ALTER TABLE Sale DROP constraint PK_Sale --创建主键,但不设为聚集索引 ALTER TABLE Sale ADD CONSTRAINT PK_Sale PRIMARY KEY NONCLUSTERED (     [ID] ASC ) ON [PRIMARY]     在重新非聚集主键之后,就可以为表创建一个新的聚集索引,并且在这个聚集索引中使用分区方案,如以下代码所示:   [c-sharp] view plaincopy --创建一个新的聚集索引,在该聚集索引中使用分区方案 CREATE CLUSTERED INDEX CT_Sale ON Sale([SaleTime]) ON partschSale([SaleTime])     为表创建了一个使用分区方案的聚集索引之后,该表就变成了一个分区表,查看其属性,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再一次使用以下代码来看看每个分区表中的记录数。   [c-sharp] view plaincopy --统计所有分区表中的记录总数 select $PARTITION.partfunSale(SaleTime) as 分区编号,count(id) as 记录数 from Sale group by $PARTITION.partfunSale(SaleTime)     以上代码的运行结果如下所示,说明在将普通表转换成分区表之后,数据不但没有丢失,而且还自动地放在了它应在的分区表中了。   原创不容易,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smallfools/archive/2009/12/03/4934119.aspx

龙生   25 Mar 2014
View Details
1 322 323 324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