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龙生

张慧清

张慧清,流行音乐女歌手。做幕后和配唱比较多,曾同左宏元合唱过电影《西门无恨》主题歌。还有歌曲:渡情(片尾曲)。 人物简介 艺名:恬甜。台湾乐坛著名合音、华语流行音乐女歌手。曾参与不计其数国语、台语等歌曲和声配唱工作。声音伴随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片尾曲《渡情》广为熟知,同时担任剧中小青(陈美琪饰演)、胡媚娘(赵雅芝饰演)等角色幕后代唱,将青春活泼、伶俐动人的小青,胡媚娘呈现的淋漓尽致。 目前,张慧清与老师林美璊一起担任华视《我们的那首歌》  合音,参加三立电视台《超级夜总会》合音,及中视《万秀猪王》  (2013年7月20日嘉宾叶启田合音)等节目录制,并多次担任多名歌手个人演唱会合音。 专辑介绍 张慧清专辑 专辑名称:《情剑山河》 艺术家:张慧清 唱片公司:上华唱片(环球唱片) 风格流派:电视原声【TV Soundtrack】 语种:国语 专辑简介: 1998年电视剧《情剑山河》的原声大碟。一代帝皇赵匡胤,少有大志。南唐后主李煜,文采风流。乱世纷争,群雄逐鹿,时势造英雄。江山、美人、孰轻孰重?君王、囚寇、孰取孰留?曾经的结拜兄弟,一起出生入死,最后却反目为仇,过去的亲密爱人,彼此心心相印,最终却形同陌路。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一曲缠绵悱恻的爱情悲歌! 专辑曲目 1 .风雨爱人 2 .沙漏 3 .爱不释手 4 .情义两端 5 .人生长恨水长东 6 . 火初红 7 . 一人看两人浓 8 .花花世界 9 . 玉楼春 10 .虞美人 11 . 破阵子 12 . 唐朝街歌

龙生   28 Aug 2015
View Details

MVC 自定义AuthorizeAttribute实现权限管理

在上一节中提到可以使用AuthorizeAttribute进行权限管理:

但是通常情况下,网站的权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新增角色或者角色改变时,只能修改每个Action对应的特性,当项目较大时工作量可想而知。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重写AuthorizeAttribute达到自定义的权限管理。新建一个CustomAuthorizeAttribute类,使这个类继承于AuthorizeAttribute。打开AuthorizeAttribute查看下方法说明,我们只需要重写AuthorizeCore和OnAuthorization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在CustomAuthorizeAttribute中重载AuthorizeCore方法,它的处理逻辑如下:首先判断当前账户是否被认证,如果没有,则返回false;然后获取当前账户的类型,并跟给定的类型进行比较,如果类型相同,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一般网站中权限管理都会使用权限树,然后将角色的权限保存至数据库或者文件中,本例中我们使用XML文件保存每个Action的角色,这样在用户请求Action时,由XML文件获取Action对应的权限,然后检测账户是否有相应的权限。CustomAuthorizeAttribute类的代码如下:  

  当用户请求一个Action时,会调用OnAuthorization方法,该方法中GetRoles.GetActionRoles(actionName, controllerName);根据Controller和Action去查找当前Action需要具有的角色类型,获得Action的Roles以后,在AuthorizeCore中与用户的角色进行比对Roles.Any(httpContext.User.IsInRole),如果没有相应权限则返回false,程序就会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GetRoles为XML解析类,代码如下:

  相应的权限XMl文件:  

  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只需要修改XML文件即可 使用时,只需要在FilterConfig中注册该filter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应用中会复杂许多,还可能要实现在即的MemberShipProvider和RoleProvider from:http://www.cnblogs.com/jyan/archive/2012/07/24/2606646.html

龙生   28 Aug 2015
View Details

ASP.NET 4.0尚未在 Web 服务器上注册 解决方法

使用VS2010创建web应用程序时出现如下提示ASP.NET 4.0尚未在 Web 服务器上注册。为了使网站正确运行,可能需要手动将 Web 服务器配置为使用 ASP.NET 4.0,按 F1 可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解决方法: 首先设置IIS应用程序池 net framework版本为4.0   然后  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鼠标右键点击“命令提示符”->以管理员身份运行->%windir%\Microsoft.NET\Framework\v4.0.30319\aspnet_regiis.exe -i   from:http://www.cnblogs.com/lvxiouzi/p/3511446.html

龙生   27 Aug 2015
View Details

IIS7以CGI方式运行Python脚本

由于接触到Python Web开发,正好把最简单的CGI方式研究了一下,话说在Windows下配置Python的Web开发还真的蛮麻烦的,Linux下配置倒挺容易,正好微软有技术文章《Using Python Scripts with IIS》介绍了这些内容,此文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使用ASP引擎来运行Python脚本,这个可能需要用到ActivePython,当然ASP技术已经过时了,我今天就简单介绍下CGI模块运行方式。 编写简单的支持CGI的Python脚本(本文介绍3.2版本的Python):

这样就可以了,大家可以猜出CGI是将标准输出流重新定向到HTTP输出流来实现网页或者数据传输的。 当然这个在IIS中是不能直接运行的,我们需要配置一下,打开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界面,选择“处理程序映射”。   在接下来出现的界面右侧选择“添加模块映射”。   假设我们的Python 3.2安装于C:\Python32,那么可以向下图这样填写:   然后点击确定,在接下来出现的对话框选择“是”。   好了,我们的配置完成了,重启一下IIS,然后赶快试试刚才的代码吧。可能有人会抱怨,用CGI编写网页一旦报错调试会比较麻烦,比如报下面的错误:

其实我们只需要在最开始引入import cgitb; cgitb.enable()就可以了,就像下面这样:

这样一旦出错,就会以友好的方式将错误输出来。 对于表单的处理,可以参考import cgi模块(cgi.FieldStorage),网上有很多此方面的介绍,我就不多说了,Enjoy it! from:http://wangye.org/blog/archives/684/

龙生   18 Aug 2015
View Details

46个非常有用的PHP代码片段

在编写代码的时候有个神奇的工具总是好的!下面这里收集了 40+ PHP 代码片段,可以帮助你开发 PHP 项目。 这些 PHP 片段对于 PHP 初学者也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学习,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1. 发送 SMS 在开发 Web 或者移动应用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需要发送 SMS 给用户,或者因为登录原因,或者是为了发送信息。下面的 PHP 代码就实现了发送 SMS 的功能。 为了使用任何的语言发送 SMS,需要一个 SMS gateway。大部分的 SMS 会提供一个 API,这里是使用MSG91 作为 SMS gateway。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龙生   10 Aug 2015
View Details

佛教神咒集结

白衣观音大士灵感神咒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 nā mó fó,nā mó fǎ,nā mó sēng。 南 无  佛, 南 无  法,南 无  僧。 nā mó jiù kǔ jiù nàn guān shì yīn pú sà。 南 无   救 苦  救  难    观     世   音  菩  萨。 dá zhí duō,ōng,qié là fá duō,qié là fá duō; 怛 垤   哆,   唵,  伽  啰伐  哆,  伽  啰伐 哆; qié hē fá duō;là qié fá duō,là qié fá duō,suō pó hē。 伽  诃 伐  哆;  啰伽  伐  哆, 啰 伽  伐 哆,  娑   婆  诃。 tiān luó shén,dì luó shén,rén lí nàn, 天    罗   […]

龙生   09 Aug 2015
View Details

佛陀教導我們什麼

佛陀說法講道四十五年。內容浩瀚而富感召。他教導的並不是哲學,心理學,詩歌或神的話語,而是慈悲和智慧的經典來啟示生命和宇宙的真相。他講的也是解脫的經典。如果我們能夠清晰的了解及掌握住他的教導,可以使我們從貪婪,憎恨,愚痴,疑惑及恐懼的力量中跳出來。佛陀並不是憤世嫉俗或悲觀主義的擁護者。他教導我們去積極面對現實,實現涅槃寂靜的境界。公元前530年,佛陀在印度北部Isipatana 的鹿園裡舉行他第一次的說法。也是他首次闡揚四聖諦。四聖諦是十分重要的。佛陀說:"沒有領悟到四聖諦,便會被迫墮落到生死之苦海。領悟了四聖諦,可以破除生死之根。" 四聖諦是:

佛陀像醫生那樣指出疾病,分析並訂立醫治計劃。 苦諦 所有的人生都是天生要受苦難的。佛陀在<過去現在因果經>說:"汝等當知五陰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失榮樂苦。"每一個人都一定要經過生老病死,沒有人能夠避免這四階段帶來的痛苦。生命沒有快樂嗎? 當然,生命有其快樂的一刻,可是不能長久維持。快樂離開後剩下來的往往是沮喪和惆悵。佛陀說: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只不過有幾十年短暫的光景,事情的發生往往不如人意。這些關連著損失,憎恨和分離的痛楚與苦痛是無了期的。不曉得我們死後要往何處去之苦更是最難承受的。 集諦 渴愛之心 人們的渴愛之心誘發了痛苦。我們渴愛感官上的快感,權力,財富和長生不死。當我們渴愛這些事物時會使我們變得自私和殘忍。我們企圖去犧牲別人來創造給自己一個完美的世界。這種欲望不單只引發傷害和痛苦,而且驅使我們走入生死循環之中。 我是誰 在解釋再生的形成,佛陀悟出了人生十二因緣的法則。而這十二因緣的鏈條關係構成那跳不出的的生死循環。在鏈條的頂端是無明。意思是迷惑或缺乏認識。不認識自己的本性,我們便會迷惑和迷失。我們創造了自我的個性,特徵或形象而依附著它。那特定的個體”我”只不過是五種因素的組合而已,它們稱為:

它們是生命的基礎。它們的本質是不斷的變化和非恆久性的。 空 <心經>裡對五蘊的解說最為人所熟悉:

滅諦 停止執著 根據佛陀的教導,所有的痛苦都能夠令其終止。如果我們有決心,這是一個可以完全治療好的疾病。痛苦的根源是渴愛之心,渴愛是由於無明或不明白而引起。所以透過對自我本性的認識和停止對事物的執著及妄想,就能夠終止我們的痛苦。 涅槃 涅槃是把我們所有的無明消滅時的狀態。這是完全覺悟的狀態。沒有貪婪,憎恨和愚痴,沒有生老病死。只有永恆的寧靜和快樂。任何事物由因果所引發的必會變化,改變和瓦解。然而,涅槃是永恆的,因為它不再受任何因果的影響而去變化。 涅槃是不變動的。因為無明與渴愛之心已經消滅,而業報的活動已經停止。在涅槃狀態的和平與快樂是超乎我們世上所能描述或表達的。它是不可以用我們的五種感覺所能體驗或經歷的事物。在<法華經>中佛陀說:"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 。也在<金剛經>裡說:"非說所說"。換言之,唯一的方法去認識涅槃是需要實實在在地去實踐。 道諦 八正道 佛陀教導我們去終止痛苦的唯一方法是在心靈及行動上培育正確的原素。佛陀猶如一個醫生對生命提供了詳儘的診斷。他研究了生命的疾病並作出了處方。他並沒有處方出具有魔力或奇異的藥物。而是充份地設計了一個治療方法,稱為八正道。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慎防被歪曲 當我們讓生命為無明所推動時,我們便會依照為無明所歪曲的方法來思考及行動。八正道是設計來保衛我們免除這種歪曲, 幫助我們排除所有慣性的執著。這些執著是由於貪婪,憎恨和愚痴所引起的。如果我們實在地去實踐,便可以達到由痛苦中解脫出來的人生。 中道 佛陀訂立八正道在一個中道的特性內。他督促我們不要進行極端的修練如自我苦修和自我放縱。隱士的孤獨生活可以提供一個沒有分心的環境去修習,然而這樣的生活是不被鼓勵的。須知道在成佛時慈悲的表露是很重要的,我們不能夠遺棄人們在苦海中浮沈而不理會。佛陀更督促我們去幫助他人覺悟。很明顯生活在同一個社會裡是有助於達成這個目的。畢竟,在尋找覺悟時所需要的智慧,是須與人們相互交往時在生命的缺陷和困難中磨練出來的。自我放縱也不被鼓勵的。我們不應該放縱我們的喜愛於奢華或感官上的快樂。放任六根的欲望並為六塵所左右,我們將會跌回到貪婪,憎恨和愚痴的旋渦裡去。佛陀督促我們停止去找尋外在的事物,應去開啟我們內在無窮的智慧。 佛法 佛法是指佛陀的教導。佛法是能夠使我們從愚痴與痛苦解脫中跳出來的技術和知識。根據<法句經>裡之一節經文可歸納佛法如下:

佛法是佛教三寶之一。三寶是佛陀,佛法和僧伽。僧伽是一個和尚及尼姑的社群。他們放棄了俗家的生活方式而勤奮地去修習佛陀的教導。他們也教導凡人學習佛法。 如是我聞 佛陀的教導紀錄在佛經裡。以巴利文及梵文寫成。許多佛經以中文及西藏文翻譯型式保存著。廣為人知的有華嚴經,金剛經,心經,圓覺經和法華經。佛經以散文體型式寫成。型式簡單而沒有韻律或詩歌的結構。開頭語必冠以”如是我聞”,表示接著所紀錄的是佛陀實在的說話。”我” 是指阿難尊者,是佛陀的弟子。他以記憶力聞名,對佛陀大部份的教導能一一紀錄下來,作出很大的貢獻。 研讀佛經的重要性 研讀佛經正如讓佛陀直接對我們說話。在<金剛經>裡佛陀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說任何人能夠修讀及研究這佛經而廣泛流傳,將會為如來 (佛的一個最高銜號)所知曉及承認。他們將成就無量的,無可比擬的和不可思議的無邊大功德。這些人將會分擔如來的重負去幫助他人實現最高之完美覺悟。佛陀強調了研讀佛經的重要性。然而,佛陀提醒我們不要作繭自縛,佛法只是一個方法去修習,但並不是一個教條去依附。他說:”這些教導好比木筏用以渡河,但並不是以抱持木筏為目的。” 唯有實在地學習佛陀的教導,他的精神和智慧才可以傳授給我們而真正受用。 from:http://www.buddhas.net/tw/what.html

龙生   07 Aug 2015
View Details

應從何處著手做起

最大的障礙 發展慈悲和智慧的最大障礙是憤怒和憎恨。有人說一把無明火,燒丟萬里功德林。一次的憤怒爆發就足以失去由布施、紀律、給佛陀的獻貢及其他善行所積聚的所有功德。 四無量心 佛陀說唯有以愛來停止憎恨及憤怒。一念憎恨或憤怒之萌生,猶似墮落無底深淵不能自拔。所以佛陀督促我們去抱持四無量心: (1) 慈 慈是為所有眾生祈求福祉的誠懇願望。慈可以根除貪婪及帶來心靈上的和平。在很多的情況下,一顆誠懇的微笑便表達無遺了。 (2) 悲 悲是為消除所有眾生痛苦的誠懇願望。悲能夠消除憎恨和暴力,促使精神集中。慈語、關懷和布施是悲的普遍表達方式。 (3) 喜 喜是替他人的成功和興旺而歡喜的誠懇之心。喜能夠驅散嫉妒,轉為讚賞之心。誠懇的恭賀表達和支持之心是喜的基本元素。 (4) 捨 捨是定義為擺脫了情感和厭惡的心靈狀態。捨能夠消除痛苦的影響,透過人生的起與落而孕育出來的祥和。無論是得或是失,是讚賞或是毀譽,是成功或是失敗,再不能夠影響我們。 佛陀的誓願 佛陀作為一個王國的尊貴王子,捨棄宮廷的華貴生活而去修道。經過六年的修練之後,佛陀決意去完成他對覺悟道路的最後探索。在菩提樹腳下,他盤腿跌坐,半蔽眼睛凝望鼻尖,作了如下一個驚天動地的誓願:

隨著他誓願而來的就是無比強烈的精神掙扎。迷惘的思想和魔鬼的誘惑圍攻著王子。此時,他一心一意去探求如何解決所有人類痛苦的真理,絲毫也沒有受到誘惑的影響。最後他完全領悟了四聖諦而達到覺悟。因此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佛陀悲智雙全的能力能夠清除所有心靈的不潔,繼而根除無明的黑暗。 菩薩的誓願 佛陀的誓願是我們信念之光。它使我們脫離對道的疑惑。在<華嚴經>說信是道的根源。龍樹菩薩也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佛法又深又廣,不具信心,是無法接受到覺悟的邀請。因此在我們開始探求覺悟之旅之前,為了增強我們的決心,我們可以作出正如菩薩所作的四弘誓願:

透過這堅強的誓願,我們就可依著誓願的意志而努力實踐。這些誓願幫助淡化我們自己的喜悅和悲哀。我們開始轉移以眾生的福祉為焦點,而不再是自我生命的盛衰而已。我們更加尊重及同情別人。應用佛陀的教導於日常生活上,我們將會在家庭上成為更好的父親或母親,丈夫或妻子,兒子或女兒。在工作崗位上成為更好的僱主或僱員,以及在社會上成為更好的公民。生命就會變得更加喜悅和充實了。 from:http://www.buddhas.net/tw/where.html  

龙生   07 Aug 2015
View Details

應何時開始實踐

現在就要行動實踐。從傳統的角度來看,因為生命是那麼短暫,而且其終結是不可預測的,我們應該現在開始實踐佛陀的教導。佛陀列出另外三個理由來說明為何我們現在就要實踐: (1) 人身難得 (2) 佛法難聞 (3) 無明難解 人身難得 六道 佛陀說人的欲望,執著及煩惱的力量在死亡後將不會停止。它們將會繼續顯現於另一個境界。我們可以再生於六種境界:天仙,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和地獄住民。我們於現世和前世所從事自己意願上的行為稱為業報。而業報決定我們再生的境界。一般來說善業導致再生為天仙,阿修羅和人,而惡業導致再生為畜生,餓鬼和地獄住民。 人界 六道中的人界提供了成佛最方便的基礎。因為唯有在人界,人們能夠找尋到快樂與痛苦的平衡。天堂的天仙享受快樂之最而容易失卻實踐佛陀教導的激情。在另一方面,畜生,餓鬼和地獄界受痛苦煎熬之深而沒有機會去實踐。 道德行為的基本 再生為人的主要決定因素是道德行為。孔子和孟子說道德行為包括有四維和八德。四維是禮、義、廉、恥。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佛陀訂立五戒作為道德行為的基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再生為人是十分難求的,因為那是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 爪上土(佛陀指甲上的泥土) 在<雜阿含經>中紀載一段爪上土的故事。佛陀以他的指甲挖起一些泥土而向他的弟子提問說:”我指甲上的或是大地上的泥土比較多?”弟子回答說他指甲上的是那麼稀少不足與大地上的泥土比擬。佛陀接著說:”這是比喻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再生為人,而極多數人倒退去地獄、餓鬼和畜生。” 佛法難聞 要能夠聽聞到佛陀的教導最好是生於人界,且適逢當時當地有佛法可以聽聞。 盲龜浮木 在<涅槃經>中佛陀以一隻在大海中的盲龜來比喻說明再生為人,同時又有機會聽聞佛法是很難求的。一塊漂浮在大海中的木頭,木頭上有一個孔,大小恰好可讓龜頭穿過。大海中一隻長壽海龜每百年從海底浮出水面,它的頭正好穿過木頭的小孔。要能夠聽聞佛法就恰似盲龜在大海中可以遇上木頭,而正好以頭穿過木頭小孔的那樣難求。 無明難解 沙漠迷途 我們愚痴之甚恰似一群流浪者於沙漠中流浪多年而不去探問方向。當我們受到痛苦時,我們消耗很多時間並非去解決痛苦,而是去埋怨別人、或怪責自己的遭遇或運氣差。當我們找尋真理時,卻又浪費大部份的生命時間在宇宙的理論和哲學上面。 毒箭之喻 在<中阿含經>中佛陀以一個為箭所傷的人來寓言,去說明實踐佛法的急切性。在故事中有一個人為箭所傷,醫生立刻被傳召去拔出箭來及治療傷口。然而傷者卻堅持要找出是誰發箭才肯讓醫生治療。襲擊者是男或是女? 是年長或是年青? 從那個方向發箭的? 箭頭是什麼材料造的? 發箭的弓有多大? 用那一種羽毛製成的? 這位傷者肯定在他獲得所有滿意答案之前死於毒箭。 佛陀告訴我們說,我們心靈所受的創傷是那麼嚴重,急需立刻治理。 不要讓時間消逝 去了解事物真相的時間就是現在。再去延遲實現我們的覺悟將引至愚痴的心靈產生更多的業報和後來的痛苦。如果我們以勤奮和耐心去實踐佛陀的教導,我們甚至能夠在現世就可以實現那終極的真理。在另一方面,如果我們錯失寶貴的機會去實踐佛法,我們便可能永遠喪失實現覺悟的機會。我們是否又一次再生為人,那是不可能知道的。 from:http://www.buddhas.net/tw/when.html

龙生   07 Aug 2015
View Details

怎樣才可以成佛

佛陀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涅槃經>。他又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法華經>。這說明人人皆有自在光明恆久不變的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只因為世人迷惑顛倒及執著牽掛所以不能大澈大悟,成不了佛。 八正道 唯有我們的佛性被發現,我們才能夠成佛。佛陀指出了見性成佛的途徑。這途徑稱為" 八正道" 。<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之八者是也。"這八正道的設想是凡依隨它去實踐,就能夠消除煩惱繼而發現我們的佛性。 八正道的八方面是:

戒定慧 戒定慧是佛家三個重要的修行功夫,其目的是去引導我們達到覺悟。 戒是基於正語,正業和正命。戒的目的是禁止進行任何會導致生死循環的業報。佛陀訂立五戒作為基本戒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定是基於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妄念使我們的心靈陷入貪婪,憎恨和愚昧之中,而不會給我們任何益處。正念和正定的目的是使我們從妄念中釋放出來。 慧是基於正見和正思惟。其目的是洞悉真理而明白事物的真相。 這八個途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作為一個整體同時練習。它們全部都是互相關連的,而且有互補的作用。雖然修持戒定慧並無次序之分,但對於初學者應從戒開始去修行。所謂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功效易見。 悲智雙運 在修行的實踐中,由於身軀的軟弱我們會時常遭遇到很多障礙。佛陀督促我們要以智慧去保衛我們的心靈,免受貪婪,憎恨和愚痴三毒的侵害。這裡所說的智慧並非一般的智慧,而是由慈悲心流露出來的智慧。由慈悲心流露出來的智慧能夠幫助我們渡過困難,誘惑和屈辱等遭遇。然而,沒有智慧的慈悲是不純淨的,沒有慈悲的智慧是不完美的。佛陀說慈悲與智慧是心手相連同時並進的。如果我們反覆的在生活上去運用和實踐,最終會成為開啟覺悟之門的鑰匙。 菩薩道的實踐 菩薩是沒有進入涅槃而選擇留在世間去幫助他人實現覺悟的覺者。菩薩道的實踐方法稱為六度波羅密分列如下:

菩薩做出誓願去找尋仍然陷入迷昧的人,幫助他們脫離苦海。由於他們的至誠意願正與佛陀的精神一致,所以實踐菩薩之行為可說是成佛的捷徑。 三個主要的步驟 總括而言成佛的三個主要步驟是: Step 1. 第一步驟:不做罪惡的行為,參與實踐行善 Step 2. 第二步驟:持戒,培養定與慧 Step 3. 第三步驟:培養菩薩慈悲之心,跟從他們的道路 from:http://www.buddhas.net/tw/how.html

龙生   07 Aug 2015
View Details
1 282 283 284 413